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感恩的账本

作者:黄祥礼

好几次,我从父亲房间门口走过,都会看到父亲用笔在本子上认真记着什么。我想一探究竟,可父亲每次都说:“没什么,我的记账本而已。”父亲说完,会轻轻把本子合上,随即放进一个木箱里。父亲越是这样,越引起我对记账本的好奇:父亲到底在记什么?到底是什么账本那么重要,要放进木箱里保管?

一天,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父亲终于拿出了他的记账本,给我仔细看了里面的内容。

“1987年6月27日,借李婶一斗米。”“1989年,借杨哥300元用于交孩子的学费,未算利息。”“1999年春,刘婶帮家里插秧。”……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我们家曾接受过的帮助,大到借的钱,小到插秧,父亲都记在本子上了。

我对父亲说:“那么久远的事情了,你还记得那么清楚啊?”父亲说道:“当然记得!那是我们家曾经受过的恩!”在父亲的讲述中,我了解了那一段清苦又温馨的岁月。

1999年春,已经到了插秧的时候了,可我家还有一亩水田依旧未插上秧苗。父亲街日要去镇上卖面包,而母亲很不巧又生病了,父母焦虑成一团却又不知如何是好。虽然熟悉的村民不少,但每户人家都有几个孩子要照顾,加上田地多,活也多,所以父母也不好开口找别人帮忙。每当父母听到谁家的水田已经插上了秧苗,他们的焦虑又增添了几分。

彼时,刘婶从镇上回来了。当她得知我家还没插完秧,她心疼地说道:“现在还不插秧,错过季节就没谷子收了,那怎么办呢?”道理谁都懂,可哪里有人手呢?刘婶得知我家的情况后,立马说道:“我帮你插秧吧!我虽然手脚不及年轻人灵便,但插秧没问题。”

在刘婶的帮助下,那一亩水田终于插上了秧苗。父亲说到这里,表情有点动容,他说:“她真是雪中送炭了,要不是她的帮助,就错过了插秧的时节了。”

父亲陷入了往事的种种回忆里,好一会儿,他很是感慨地说道:“那些艰苦的日子幸好有他们的热心帮助,我们家才会越来越好。我把接受过的帮助都记下来,也是告诉自己,要是自己有一天条件好了,也要去帮助别人。”

父亲的一席话提醒了我,其实,静下心来想想,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做的呢?

虽然父亲已经中风九年了,平时他不能干重活,但他对村里的小孩非常有爱心。每次村里的小孩从家门前走过,父亲会把家里的零食分给他们,还嘱咐他们不能去河里玩水,不能打架生事,要好好读书。邻居一对年轻的夫妇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有几个孩子,生活过得很艰难,每年过年,父亲都会给那几个孩子包红包。曾经,我很不理解地问过他:“你自己又没钱,何苦给他们红包,况且非亲非故。”父亲说:“他们一家苦,能帮就帮一点,就当做善事。”

如今,我突然理解了父亲,理解父亲那么多年对别人的慷慨付出。因为从前接受过别人的热心帮助,如今自己有了雨伞,也总想给别人递上一份善意,让别人不再淋雨。

这就是感恩的账本的意义所在啊!人生漫长,清苦的岁月中,我们有幸接受过他人的雪中送炭,我们因此知道这世间还有真正的爱心,我们的心灵便不会孤独、失望,我们才会有力量温暖地朝前走!我们在感恩他人温暖的给予时,也学会了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给予他人温暖。

 






上一篇:浅冬素描(组诗)
下一篇:冬夜卧听风声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