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双百行动” 校地结对共建成效初显
昨日,全市推进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东源现场会召开。活动中,河源市“双百行动”第一批结对共建项目发布,当前已商定帮扶项目90项,涉及城乡规划设计、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领域。
推动“双百行动”见实见效
在东源县仙塘镇南园古村,由红光村退休干部职工、企业乡贤、创业青年等共同创作的广东第一首村民集体创作的村歌——《南园民谣》在南园古村广场唱响,村民们身着传统特色服装,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向现场的观众传递古村文化。这是东源县推动“双百行动”见实见效的一个实践缩影。
自“双百行动”开展以来,东源县在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开放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参与下,三方围绕产业发展、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结对共建,推动农村风貌提升、科技人才培育、文化赋能共建三大行动取得实效。
据了解,在“双百行动”中,东源县依托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开放大学专家团队,积极制定首批典型镇村的村容村貌规划设计责任清单,于10天时间内完成典型镇顺天镇、典型村金史村的规划设计工作,并配套完成了“一库三图一书”;推动打造了“东源客家米酒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示范建设”等项目,并与广东工业大学在仙塘镇合作创立“村歌集体创作工作坊”,创作出广东第一首村民集体创作的村歌——《南园民谣》,集中展示宣传古村历史文化、乡土风物、特色小吃等主题,成为宣传推介古村的全新载体。
去年12月,东源县“双百行动”校地合作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东源县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开放大学建立校地合作长效机制,三方将在原来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校合作和产教融合,力争把更多的科研成果、研发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东源,共同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加强校地合作打造样板
建立校地合作实践基地,举办“双百行动”上陵镇竹林抚育技术培训班,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双向飞地”……一个个举措,一项项成果,体现了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双百行动”的信心、决心。
自“双百行动”启动以来,我市迅速成立市、县两级“双百行动”专班,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健全部门联动机制,主动对接结对高校,邀请高校实地调研县域资源优势、乡村建设及产业发展等情况。去年8月初,各结对高校与各县签订“双百行动”《协议书》,按照“县域所需、高校所能”原则,各结对高校与各县紧紧围绕省“双百行动”《实施方案》的七大任务,找准合作共建项目切入点和结合点,强化县镇村发展的项目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目前,已商定结对共建项目90个。
接下来,我市将健全“五个一”机制,聚焦“人才下沉”“科技下沉”“服务下沉”,与结对高校共建“双百行动”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及共建一批农技推广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平台,组建更多紧密型教育联盟、医联体,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活动。同时,将紧扣“突出基本公共服务支持”“突出基层人才培养培训”两项任务,助力乡镇“三所学校”建设和提升县域高中办学水平,打造“双百行动”教育特色示范项目。此外,还将携手结对高校,重点做好东源县、紫金县首批典型镇村的村容村貌规划设计工作,力争将两县打造成全省村容村貌规划建设的典范。
本报记者 谢梦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