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镇功夫” 掀起振兴潮 紫金县汇聚各方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为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连日来,紫金县多镇凝心聚力、争优争先、狠抓落实,努力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也进一步调动了党员干部、群众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汇聚各方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黄塘镇全面开展“千塘万渠”清淤“百日行动”。
黄塘:聚力乡贤助振兴
近日,黄塘镇在长岌村召开乡村振兴交流联谊会,乡贤代表等参加联谊会。交流会上,黄塘镇主要负责人向广大乡贤解读了实施“百千万工程”和“我的家乡我建设”相关政策及黄塘镇发展规划,动员黄塘镇乡贤回乡投资、引资引智。与会各界乡贤围绕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黄塘镇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采用“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连线成片”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连片建设新农村模式,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山绿水清、田丰林密、路畅房靓、民富村和”美丽宜居乡村,并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黄塘镇将继续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书写黄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蓝塘:三产融合跑出“加速度”
日前,记者在蓝塘镇茜坑村河源富山兄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东江河畔鲈鱼养殖基地看到,一筐筐鲈鱼活蹦乱跳,装车后将被运送到深圳的各大市场。目前,公司建设的东江河畔高密度水循环鱼养殖项目一期已投产试运行,预计全年产量可达150万公斤,产值约1800万元,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
作为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蓝塘镇聚焦“农业+”“文旅+”“制造业+”等三大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做强农业基本盘,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目前,全镇26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村平均收入达30万元以上。
蓝塘镇还谋划引进总投资约25亿元的“中轴长寿村生态园”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000亩,建设以“康养”为主题、以“养生谷”为项目品牌和亮点,打造一条涵盖养生养老、国医康养、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及研学旅行的产业链。目前该项目已获得项目许可批复,已开发环湖路基和环山顶路基17公里,平整5万平方米的景观台场地。以茜坑村为例,该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已拥有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富山兄弟农业公司、茜坑村水库文旅康养、紫乡坊种养合作社等产业项目,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南岭:修建外联路,畅通民心路
自1月12日开工以来,南岭镇瑞邱村Y185乡道单改双和硬底化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据悉,Y185乡道改造起点位于瑞邱村,终点止于与惠州惠东县交界处,全长4.895公里,改造完成后将大大缩短南岭镇到惠东县的距离,解决当地群众对外联系的所思所盼。
南岭镇地处紫金东南部,与周边地市四县接壤,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浓郁的客家擂茶文化和紫金第一高峰武顿山,其中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德先楼和逍遥谷景区就在该镇瑞邱村,Y185乡道的改造也将为周边地市的游客到南岭旅游提供更多便利。逍遥谷景区负责人表示,南岭镇山好水好,瑞邱村Y185单改双工程可以有效缩短游客到景区的时间,有效地提升旅游体验,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来到逍遥谷,带动本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2023年以来,南岭镇不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公路服务水平,顺利完成多条道路的改造,通过提档升级主线、不断拓宽支线,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南岭镇表示,瑞邱村Y185线单改双工程是全镇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和提高“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抓手,解决南岭镇人民对连接惠州地区外联道路的所思所盼,提升全镇生态旅游区位优势、促进南岭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