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稳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擘画“富县强镇兴村”实景图
阳春三月,烟雨蒙蒙,云雾缭绕,位于龙川县佗城镇的上蒙村宛如置身于仙境之中,村庄的屋舍透过薄雾若隐若现,田地里,挖掘机正在作业,伴随着轰鸣声,土地逐渐变得平坦,为接下来的种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蒙村是龙川县佗城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该村前期通过开展垦造水田项目,积极开展整村土地流转,以“农户+村集体+公司”运营模式,最终实现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双赢”的目标。目前已完成全村土地流转,结合农用地整理,打造耕地集中整治“千亩方”示范区1280亩,实现“零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引进企业最终实现产业振兴、群众增收,上蒙村正逐步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繁荣发展的新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上蒙村是佗城镇全域整治项目整治成效的生动缩影。记者了解到,2022年1月,佗城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入选广东省20个省级试点之一。2023年2月,佗城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正式获省自然资源厅备案,项目总投资5.4亿元。在系统谋划、全面实施、全员参与下,龙川县围绕佗城镇农村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利用低效化、耕地碎片化等问题,探索出“全域整治+模式”,统筹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修复、乡村风貌提升及精品工程五大工作,完成开工农用地整理项目2600余亩、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10余亩,完成古城墙、护城河等升级改造示范区建设项目,基本实现建成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抓手。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可有效促进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实现统筹配置与优化利用,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近年来,河源市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强大引擎,围绕“全域整治+耕地保护、产业兴旺、全域旅游”的思路,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提质增效。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我市充分发挥典型地区示范效应,以顺天镇、佗城镇为代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的样板。其中,东源县顺天镇为国家级试点,总投资4.46亿元;龙川县佗城镇为省级试点,总投资5.45亿元。
在耕地保护方面,高标准整理农业空间,顺天镇已完成1090.84亩垦造水田项目,佗城镇上蒙村耕地集中整治区作为市级“千亩方”示范区已打响全市集中整治耕地的“第一枪”;在生态保护方面,高水平保育生态空间,顺天镇开展7000亩“腾桉换茶”项目,佗城镇开展113亩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统筹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在产业集聚方面,高效益带动共同富裕,其中顺天镇已流转土地5万余亩,惠及群众8000多户,引进美林农业、莲纪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企业入驻建设,合同投资总额达35.5亿元;佗城镇已流转土地1.5万余亩,我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效初显。
据悉,接下来,我市将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提炼、推广顺天、佗城两镇优秀经验做法,强化示范带动,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同时,将成立工作专班,建立调度、联动、督查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督促项目实施。此外,还将加强科学统筹,加快推进现有2个试点项目(东源县顺天镇、龙川县佗城镇),部署新一轮7个整治项目(东源县全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龙川县龙母、田心、铁场镇,江东新区古竹镇,紫金县蓝塘镇,连平县忠信镇,和平县林寨镇,和平县热水镇),项目区域面积56.6万公顷,整治区域14.2万公顷,探索一条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奋进之路。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骆菲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