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薯”耀柏埔 “小农”出笼 紫金县柏埔镇农产品品牌“柏小农”正式发布

12月13日下午,冬日的紫金县柏埔镇南昌村,青山叠翠,涧水长流,20多亩的招商仁和人寿乡村振兴产业园的红薯喜迎丰收,来自深圳的50多名游客挥锹挖薯,笑逐颜开。活动现场,紫金县柏埔镇举办了“柏小农”品牌发布仪式,正式对外发布柏埔镇专属的乡村振兴农产品品牌。


游客挥锹挖薯,笑逐颜开。

“丝滑”红薯软糯飘香

“柏埔镇的绿色使者,健康生活的新选择”,“柏小农”品牌由深圳驻柏埔镇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和当地老农人合作社共同创建,为市场提供有柏埔镇特色的绿色健康原生态农业产品,实现联农惠农兴村的目标。

2023年,紫金县柏埔镇把“百千万工程”作为赶超跨越发展的新机遇,大力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在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今年招商仁和人寿出资近7万元在柏埔镇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进行了首批农作物的耕种。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耕作,首批“丝滑”红薯获得丰收,预计20多亩地可收获约4万斤红薯,成为“柏小农”品牌下的首款产品,取名为“仁和蜜薯”,并定制了专属的精美产品包装。招商仁和人寿副总经理王其侠表示,招商仁和人寿作为这片“试验田”的发起者,积极解决产业发展缺资金、缺专业人才等问题,更是在合作模式、产品包装、农旅结合运营等与工作队各方密切配合积极探索,为柏埔镇盘活土地、促进粮食生产和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有效途径。老农人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张玉狮将挖好的“丝滑”红薯烤得软糯飘香,提供给现场游客免费品尝,获得了啧啧称赞。

“试验田”蹚出新路

除招商仁和人寿乡村振兴产业园外,瑞众保险深圳分公司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了“瑞众保险深圳分公司柏埔镇乡村振兴工作联络站”,支持东方村复耕撂荒地20亩,建设了“瑞众保险乡村振兴产业园”,用于种植红薯,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产业园的认种共享模式将零散田转化为高产农田,为柏埔镇盘活土地、粮食生产、产业振兴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有效路径。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认为,此举既实现资源共享、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又能在村民中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乡村振兴产业园的模式,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

据悉,工作队积极发挥组团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和渠道优势,主动联系深圳市多家银行、保险机构及社会爱心机构,通过土地认耕、支付认种的形式,让企业认领农田。

产业园取得的效益还不仅仅在此,柏埔镇借此契机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积极探索农户自愿、托管代管、合作社流转等多种种植、复垦模式,推动本地农产品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近2万亩,新增西瓜凤梨、“丝滑”红薯、“西瓜红”番薯等品种,沃柑、青枣、蝉茶、花生等特色农产品也实现稳产增收。今年,本土探索种植的8亩西瓜凤梨亩产5000斤。

“柏小农”要进“湾”

记者注意到,“柏小农”LOGO中的“柏”代表着柏埔镇,“小农”则代表着新一代的农业人,他们年轻有为、充满活力,善于运用先进技术和机械,为新农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柏小农”LOGO的颜色采用了绿色,代表着柏埔镇的优美生态环境。“柏”字里有着层层叠叠的山坡和柏树形状,寓意着镇域内众多柏树和绿水青山。整个LOGO采用大面积色块和写意的形式,将柏埔的代表元素完美融合,展现了乡村振兴中所充满的希望与信心。王其侠表示,接下来,招商仁和人寿将积极推动“柏小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在金融保险业务开展过程中,将仁和客户转化为“柏小农”的忠实买家,同时还将产业园打造成集研学、采摘、亲子互动于一体的休闲农场,探索一条“产销旅”结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目前,“柏小农”品牌已整合了凤梨、沃柑、红薯、青枣等柏埔镇优质原生态农产品。“要让湾区消费者看到‘柏小农’品牌,就能联想到绿色、健康、纯正的农产品。”柏埔镇党委书记刘文来表示,“柏小农”品牌的推出,就是要将具有柏埔镇特色的绿色、健康、原生态农产品进行统一规划与打造,推动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属于柏埔专属的区域公共品牌,不断提升本地农产品知名度以及社会影响力。通过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从源头把控品质,让每一片茶叶、每一个水果、每一条番薯都能实现精准溯源,也让柏埔特色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在更为广阔的市场上崭露头角。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上一篇:河源发布“美丽庭院”建设指引 为“百千万工程”赋能添彩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