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越王山

在河源江东新区古竹东江河畔,有一座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的文化名山——越王山。

越王山,离家不远,开门即能遥望,几公里的路程仿佛触手可及。

越王山方圆7.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16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龙川县令赵佗奉命乘船顺东江南下番禺城,途经古竹镇,见有山拔地而起,气势磅礴,遂停船上山游览,并在此确定称王割据一方的大计,因此得名,久远的故事为越王山增添了几许神秘。遥望越王山,四周浮云如丝如缕,层林尽染,浓雾缭绕,身影朦胧。偶尔,风吹雾移,飘飘欲仙,仙境般的远景在虚拟与现实间,如同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卷。

直至天际的光芒投照于山丛,撩开云雾,渐渐显出自然的神奇之境,青山巍峨挺拔,峰峦叠嶂,延绵不绝。眼前的越王山,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穿透胸膛。

那山与山相连,石与石沟通,它的丹霞地貌构成越王山的神秘特色,它集高、陡、奇、险、秀于一体,呈现一种坚硬之美,一种阳光之美,它绝壁横生,石岩奇异,巍峨峻险,傲立于天地之间,它的大气象与大气场展现出王者的磅礴气派,让四周的连山为它拥护,难怪南越王为此停留,为此面壁铭志。当故事跨过千年余韵的时空,仍看见越王山那简洁清奇的神姿,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越王山默默地屹立在那里,以其充满特色的澎湃汹涌的能量,吸引和召唤着我们,我们欲在山水中寻找那个神秘的世外桃源。

进入越王山大门口,有一尊虬眉凝目的赵佗像,他的名字和这座山脉融于一体,深沉地伫立在山水明月的深处。

沿湖边一路走过去,被风拂落的花瓣零零星星地撒落在湖面和小路上,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就像水墨画,洗尽铅华,不惹尘埃似的静静地流淌,闲度它惬意的时光。

再沿着褐色砂岩上的栈道缓缓向上攀爬,每走一步,从脚下袭来千年风雨的力量,穿透了坚守数年的青石,告知世人,曾经流传的故事,是多么的悠远、深邃和苍古。崖壁上长满了青绿色的苔藓和小棵植物,那澄澈寂静的涓涓泉水,那纵横交错的古树枝,那神秘安然的绿色情怀,那背阳面隐藏着勃勃生机,让人感受生命力的原始、蓬勃和不朽。

越王山上有许多形状特异的山石,“三线天”“乾坤石”“转运石”“面壁铭志石”“王头像”“千福崖”和“狮子岩”“大佛谷”……这些千姿百态的山景在千百万年间,或是遭受风力的打磨,或者经历流水的冲刷,才得以呈现出今天所看到的模样。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人们赋予一个个有灵气的名字和故事,无一不在展示越王山的魅力。如果说山谷这边是成年人心灵的洗礼,另一边山谷或玄妙或险奇的娱乐,则承载着孩子的欢乐,彩虹般的玻璃天桥、玻璃滑道、玻璃漂流,与蓝天白云相映交辉,笑声洒落在山谷里,绵延着童年的足迹,人与自然在这里完美结合,内心自是一片欢悦和怡然。

一路走去,居高临下,感受绿色云雾、不散不灭;感受小溪潺潺,山风潇潇;感受彩蝶飞舞、鸟儿鸣唱。一路缓缓前行,一路相遇,皆是诗情与画意。

攀越王山峰巅,登顶眺望,山岭叠翠,树木葱茏,草长莺飞,河水清澈,田园茂盛,高楼林立,景色尽收眼底。风在动,云在动,越王山如王者般岿然不动,静静地守护着这方水土这方人。

仰起头颅,便融于蓝天,风清得透明,云飘得亲近,卸下尘埃,以心灵倾谈,此刻,天宽地阔,无忧可伤。

作者:贺彩花






上一篇:水东抗日井
下一篇:往事无须记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