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记忆中的年味

小时候特别期盼过年,过年时的新衣零食,足以让我们激动个把月儿。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一般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平时难得买新衣服。好吃的东西也会比平时多些,像炒花生、炸油果、浮粄皮、炒米等都是平时很少吃得到的。家境好的还可以在街上买上一些麻橙、花生橙之类的特产,即使是过年,父母也会省着这些东西,留到三穷四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吃。

学校一放假,离过年就渐渐近了,我们天天数着日子,还有15天、13天、12天、11天……记忆中,上次过年远得好像过了一辈子。每过去一天就感觉很兴奋,终于,我们盼来了小年,我们说“入年架”,从这天开始年味慢慢地就浓了。

“入年架”后镇上的圩日,街上商品种类繁多,喜气洋洋,熙熙攘攘。我们约上三五同伴,欢天喜地走上十多里路,有条件的也会骑上家里的破自行车,一起到镇上去看看。很多时候我们身上也没零花钱,这时候,借着过年的名义,我们会跟家长拿上几角几分零钞,心里就多了一份底气和期盼。到了街上,我们从街头走到街尾,再从街尾走到街头,转转悠悠地几个来回。在摩肩接踵的大街上,我们像泥鳅一样挤过人群,去任何一个我们想去的摊位上看热闹。

新华书店是我最爱去的一个地方,里面出售各种文具、玩具和书。我最喜欢看的是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当时农村家庭很少有电视机,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一般都是连环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我受不住诱惑,考虑再三,就用零钞买了连环画。单有连环画还是不能让我心满意足,要是再看一场电影,那会让我满足整整一个寒假。所以电影院也是我们小孩子都爱去的地方,每每看到当天上映武打片、战斗片之类的电影心就痒痒,那时门票一般都是2毛3毛,我们看着巨大的海报,心痒难耐但却苦于囊中羞涩。我们买不起票,于是就在门口守着,看看有没熟悉的老乡,求着他们带着自己进去,实在没碰上熟悉的人,我们就跟着那些大人硬挤,有时候会挤进去,有时候也会被守门的赶出。

“入年架”后的圩日,父亲和哥哥会骑上家里那部老旧单车赴圩采购一些年货,有时候他们也会带上我,买新衣服和一些年货时会问问我喜欢哪样,遇上他们经济情况稍好时就会多买一点喜欢吃的东西。采购完了我就坐上车尾,左右手各提着东西一路高高兴兴回家了。

年前几天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家里人多,要准备过年的东西也会多些。炒花生、炸油果、浮粄皮、炒炒米这些必备的都会在年前这几天做好。碾粉是累活重活,需要两三个人一起踩石堆,村里只有两副石堆,谁家早到谁家先碾,天蒙蒙亮就有人开始排队,稍迟一点就要排着长龙等候了。通常碾粉都要两三个小时,这些活都是大人做的,小孩只能帮忙舀米。碾粉回来接着就是搓粉,然后全家总动员,老少都动手把面团捏成形状各异的油果放到油锅里煎炸。煎炸这些东西要几个人帮手才能快点完成,大人负责重活累活,小孩子负责轻活,如添柴烧火之类的,等煎炸好了我们小孩就会迫不及待地捞起来先吃,这时候母亲就会骂了:“赶烧赶热的吃了不会呕血啊?”我们才不会听母亲的唠叨,不给吃就偷偷地拿了就跑出去,连火也不烧了,疯玩一阵,忍不住那焦糖味的诱惑又回来偷几个出去。

除夕到了,家家户户放鞭炮贴对联,大人忙着杀鸡酿豆腐,忙着准备年夜饭,同一个大屋住的小孩就会比谁先洗澡,由于家里人多,这个时候大人也会早早地在大锅里煲好热水催促小孩倒水洗澡。洗完我们马上穿好新衣服,迫不及待地到各个屋子去转,看小伙伴们洗了没有,洗好的就一起到外边玩了。等玩得差不多了,年夜饭也做好了,父亲母亲就会大声叫我们回家吃饭。吃完年夜饭,我们又迫不及待出去玩了。晚上十二点整是跨年,在农村也叫高子,这时候我们会提前回家等着放火箭和鞭炮,家家户户都在放,整个村子都是“乒乒乓乓”的鞭炮和“咻咻咻”火箭上天的声音,热闹得很。放完鞭炮有些精神好的就凑在一起聊天吃东西,累了的就回家睡觉去了。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过后,上学时,“咔嘣”一声,咬着炒米糕,还回味无穷。

等我们长大成人后,在小县城工作,过年几乎都是在城里,很少在农村过年了,过年也不再是一种憧憬,而成为了一种形式。以往过年,缺的是年货;现在过年,缺的是年味,过去的年味再也找不回来了。岁月,更是无情地雕刻在每个人的心上,但每每想起童年时候过年的那些事,我们都感觉很幸福。

作者:谢为






上一篇:又见年关(外一首)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