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祖父的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说的是惊蛰节气。在我的记忆中,惊蛰与农事密切相关,这个节气是属于祖父的。

惊蛰,闪亮在祖父擦拭的农具上。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此时,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民间向来将之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惊蛰一到,祖父就从厢房里将一应农具找出来,仔细擦拭干净,需修理的就叮叮当当修理好,然后,在院子里一字儿排开,让它们晒晒太阳,接接地气,养足了精神,以便迎接即将开始的春耕生产。

惊蛰,跳动在祖父高高举起的镢头上。“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祖父是深谙这个道理的,他会选择一个薄雾蒙蒙的早晨,扛着镢头、铁耙来到菜园小试身手,也算是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先用铁耙将地里的枯树枝、干菜叶等杂物,一一清理干净。接着就开始刨地,双手握紧镢头柄,两腿分开,高高举起镢头,刨下去,一翻,湿润的泥土就翻了上来……刚翻起的地里,不时可见到一条蚯蚓或不知名的虫子,扭着身子慌张地逃走。井台上的草已萌出绿意,风是杨柳风,吹面不寒。季节走过寒冬,春天已悄悄降临人间。

惊蛰,炸响在祖父甩动的鞭梢上。“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这也是祖父常念叨的谚语。彼时,农机尚未普及,一切农活还是传统的耕作模式,靠牛拉犁。家里养了一头老黄牛,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长得膘肥体壮。爷爷是个老庄户把式,牛养得好,地也种得好。惊蛰时节,主要是耕地,祖父扶犁,我牵牛。初春的原野,还是一片萧瑟景象,但也潜滋暗长着一股蓬勃生机。祖父的肩头搭着鞭子,套好犁具后,他将嘴里的旱烟深吸几口,吐出,抬头,吼一句:“开犁了——”话音刚落,右手取下鞭子,对空一甩,“啪”的一声,如一声惊雷炸响,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正式开始了。

惊蛰,滚动在祖父晶莹的汗珠上。初春天气,乍暖还寒,但几趟地犁下来,牛没了刚下地时的生猛,人也感到了劳累。经历过严冬,新翻的泥土湿漉漉的,泛着光,远远望去,似在微微冒着热气。祖父在后面扶犁,犁具很沉,他的头上很快就渗出了汗水,到地头时,他脱下黑棉袄,挂在树杈上,呼呼喘着粗气。六旬开外的祖父,已没有年轻时的体力了。我在前面牵着牛,有时碰到板结的土地,还得帮着拉下绳子。休息时,牛站在地里反刍,祖父坐在田埂上,眯眼看着新翻的一大片地,油亮亮的,呈细微的波浪状,像大地的鳞片,脚底下有刚从土里翻出的小虫子,探头探脑地打量着新世界,被漫溢春光冲得晕头转向。祖父光亮的额头上,全是圆圆的、亮亮的汗珠,滚动着,像是一声声春雷,叩响了春天的门扉……

惊蛰,也生长在我对祖父的思念里。又到惊蛰时节,我到野外踏青,山青了,水绿了,树木发芽了,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不远处有在田间劳作的农人,黑衣黑裤……我不由得想起了祖父。作家苇岸说:“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可是,春天再美,我也见不到祖父忙碌的身影了,也听不到他对我念叨那些耳熟能详的农谚了。

但祖父的惊蛰,一直在我心中,它生长汗水、庄稼和春天,也生长绵绵不绝的思念和乡愁。

作者:周衍会






上一篇:站在门口看“春山”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