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彭婶

“你说什么?彭婶不吃鱼?”杨佛保听到村民“爆料”后惊诧不已,他打死也不相信彭婶不吃鱼。

鲜水村虽然不近大海大江不能扬帆撒网,但群山环绕碧水萦回,鱼虾丰美,抓鱼成了村民的日常活动。

彭婶喜欢抓鱼在鲜水村是出了名的。她对鱼好像独具慧眼,不管水急水缓水深水浅,她瞟一眼水面便胸有成竹,哪怕小小的“田缺湖”(稻田间因落差被水冲击形成的水坑),她也能毫不费力地找到“滑哥(塘鲺)窖”,有时一个“窖”就能抓到十多斤“滑哥”。

鲜水村几乎每家都有十多种抓鱼工具,根据不同的“水情”使用不同的工具,而彭婶抓鱼的工具非常简单,通常就是一个鱼篓和一个畚箕,可她每次出门都收获满满,就连“骨灰级”的抓鱼高手杨佛保都自叹弗如。

这么一个酷爱抓鱼且技能超群的人居然不吃鱼?不要说杨佛保不相信,可能村里没有一个人会相信。那天,阳光和煦,微风轻柔,杨佛保跟儿子正在清溪旁锄草皮。清溪原本是径直流向鲜水河的,为了灌溉田地,村民在岭背修了一条支流,将部分清溪水引到农田里。草皮锄好后,杨佛保在清溪分流处用树枝在支流上横插固定,然后用石头、泥土填在树枝框架上,再用草皮覆盖,建成简易堤坝,将支流截流,让溪水全部流入干流。堤坝一合龙,他儿子迅速跑到接近农田处设置了一个喇叭状的籇子,这是村民常用的抓鱼方法叫“断杈子”。随着溪水慢慢退去,鱼虾渐渐显露,杨佛保和他儿子顺水逆水两头包抄。

此时,彭婶和她女儿正在山坡上割芦箕,杨佛保父子的举动全在她眼里。她见时机已到,向女儿一招手,“走,抓鱼去。”说完放下镰刀下山。女儿听后心领神会,立马小跑下山。

村里有个约定,抓鱼的实施者未离开时,其他人不能下水抓鱼。要等实施者抓完鱼离开后,其他人方能下水,村里人叫“捡鱼脚”。彭婶去到时杨佛保刚好鸣金收兵,她女儿回家拿了工具也随后赶到。彭婶向女儿挥挥手,示意她去下段抓鱼,然后自己也卷起裤脚下到溪里,不管水草中、石头下、淤泥里,她都手到鱼来……

“我觉得已经把鱼抓得很干净了,你咋还能抓那么多?”杨佛保看见彭婶满篓的鱼诚服地说。杨佛保没走,一直站在岸边看彭婶抓鱼。

彭婶笑笑没有回答。

“彭婶,听说你不吃鱼,是真的吗?”杨佛保接着问。

彭婶笑笑仍没有回答。

晚上,彭婶一家正在吃饭,杨佛保走了进来。

“你今天下午抓的鱼咋没吃?吃鱼就要趁新鲜哟。”他见餐桌上没鱼,问彭婶,“难道你真的不吃鱼?”

“她很喜欢吃鱼。”彭婶没有正面回答,指着旁边坐在轮椅上的婆婆说。

彭婶告诉杨佛保,婆婆特别喜欢吃村里的小鱼,她抓鱼也特别厉害。几年前,婆婆脑梗瘫痪了,不能去抓鱼了,自己又整天忙于农活家务,没时间去抓鱼。可婆婆就是喜欢吃鲜水村的小鱼,没鱼就吃不下饭。看着日渐消瘦虚弱的婆婆,彭婶心里十分难受,丈夫又在外地务工,便腾出时间去抓鱼,抓多了也就顺手了。但毕竟是小河小溪,每次抓的鱼都不多,如果全家人一起吃,一顿就吃完了,她便把鱼留给婆婆吃……

“这些年大家都在全力发展经济、忙于自家的家务,虽然知道你婆婆病了,但没想到她那么喜欢吃鱼。今后我抓鱼时,你随时可来抓,不用等我走后才去‘捡鱼脚’。”杨佛保看着彭婶的婆婆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转头对彭婶说:“你若没空抓鱼就告诉我,我送点过来。”

“谢谢,但婆婆还是喜欢吃我抓的鱼。”彭婶笑笑,接着说,“而且我还能享受抓鱼的乐趣呢……”

作者:龚金球

 






上一篇:白鹭之歌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