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
从小,她就穿妈妈亲手缝制的棉袄棉裤。
新疆军营家属宿舍的火墙很热,却不够驱除房间的寒意。襁褓里的孩儿也要穿棉袄棉裤。小小的她很配合妈妈的训练,并不经常尿湿棉袄棉裤。妈妈舍不得她受委屈,她有6套棉袄棉裤可换。
大了点,她还是穿妈妈缝制的棉衣。上学放学的路上,一点都不冷。从外面跑回家,摘下围巾,红红的小脸上,有亮晶晶的汗滴滚落;扎着小辫子的头上,有白白的雾气升腾……
再大些,无论是十里之外的高中,还是参加工作后的公出,无论是去没有取暖设施的南国,还是在天寒地冻的北疆,都是妈妈缝制的棉衣为她抵御严寒。
后来她也有了呢子大衣、驼绒大衣、羊绒大衣,在大衣的里面,她还是会穿一件妈妈缝制的贴身小棉袄。
后来结婚,嫁妆里也有妈妈做的棉衣。
妈妈张罗结婚棉衣时,她婉转地说,太麻烦,穿的机会可能不多。
妈妈说,结婚的棉衣一定要由妈妈亲手缝制,管着女儿的日子厚实不厚实。妈妈用大红底色上缀着金竹金菊图案和金色梅字兰字团花图案的缎子做面,用蓝底白玉兰花的纯棉细布做里,棉花则是妈妈存了多年的新疆长绒棉。妈妈缝制的结婚棉衣,样式新颖,凸显身形的制服取代了身袖一片的便服。面和里子先用缝纫机缝合在一起。棉花上下则各加一层洁白的纱布。纱布上絮好的棉胎自行绗缝,不影响棉袄的挺括和板正。盘扣是中式棉衣的点睛之笔或者灵魂。妈妈不买现成的,也不用买来的扣绳。简单容易,却少了精致、高贵和温度。妈妈买布料时就算好了盘扣子的用度,不会捉襟见肘。见方的大块布料,对角裁成长条,边缝折卷,细针密线缝好。看妈妈盘扣子很享受,别、挽、绕、穿……双手带着韵律舞蹈,形态各异的一字扣、琵琶扣、菊花扣、凤凰扣、蝴蝶扣……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看着妈妈一缕缕一片片絮棉花,一针针一线线缝棉衣,一枚一枚盘扣子,心里无限温暖。
姥姥试着棉衣的厚度说,亲娘絮肩,后娘絮边儿。肩膀暖和了,孩儿就不冷了。
后来,她穿过各种质地的棉衣,晴纶棉、丝棉、羊绒、鸭绒、鹅绒……而妈妈做的结婚棉衣,也一直跟着她,但却被压在了箱底。
她的肩膀疼痛一日重似一日。去不同的医院,看不同的医生,诊断结果无非就是受了凉,受了寒,受了风。于是各种烤电、贴药膏、吃药、打针……效果不佳。
医生再次诊断,还是肩膀受了风寒。她解释,冬天都穿棉衣的。你确定现在的棉衣够厚实?医生一脸不屑。
她想起了她的结婚棉衣。
翻箱倒柜地找出来,摆在床上。红,纯正热烈,喜人的鲜艳;花、叶、兰、梅图案,金光闪闪,富贵喜庆。太阳下晒晒,吸口气,满满的阳光味道。穿在身上,妥妥帖帖,就像量体裁衣刚刚做好。大红映着她的脸,人都年轻了好几岁。
不知是厚厚的棉衣挡住了寒气吹进去,还是暖暖的棉衣阻止了冷风冒出来,她的肩膀好多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妈妈缝制的棉衣,不仅保暖驱寒,还为她抵御岁月的风霜。
拨通电话,她深情地喊了声:妈!
作者:张迎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