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有得有失 有愧无悔 ——第一轮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离任之际有感

今天想谈谈离任之际的感想。在和平工作了六年时间,有苦,也有乐;有欢笑,也有忧伤;有收获,也有失去。总体而言,是收获更多。

记得2021年7月22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交接会举行时,那画面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在过去三年多的1106个日日夜夜里,各位帮扶干部舍小家、为大家,风雨兼程,用真情付出和刻苦拼搏,把心血、智慧和汗水倾洒在和平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了很多亮点成绩,收获了很多工作情谊,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故事。

用心用情用力

最近我也一直回想起派驻和平这几年的工作历程和点点滴滴。在完成一轮帮扶后,2021年7月,深圳福田区再度派我到和平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担任工作组组长。我们48位兄弟姐妹踏上了乡村振兴新征程,我明白,必须再下苦功、开拓新思路,苦干巧干加奋斗,才能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委以重任和期望。

这一轮,是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挑战和压力不轻,生怕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带好头落实好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于是进驻之初,我便要求全体帮扶干部,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一开始便强调各项工作纪律,制定管理办法,厘清职责强化担当,经常性深入镇村督导检查,并时刻警醒大家:“要想想当你三年期满离开和平的时候,你为当地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如今回头看,一步一个脚印迈过来,我们坚定冲锋在前、模范带头,经历过疫情防控的艰难险阻,经历了防汛抢险的分秒必争,也经历了各级各类检查督查考核审计,工作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我们与和平干部群众、兄弟姐妹们密切联动、共同奋战,投入无数的心血汗水,补短板,挖潜力,再三谋划,四处奔走,克服一切困难,将一个个原来基础条件较为落后的村,集中力量一步步打造为先行示范村。

我们每位帮扶干部来了和平就把自己当作和平人,把和平当作自己的家乡,协同镇村干部群众共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共建和美乡村。

我们奔走寻求资金、资源,激活镇村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尽一切努力助推乡村产业落地见效和高质量发展。

我们走村串户与村民群众交心谈心、共商乡村发展,竭尽所能助力解决镇村民生所盼所想所需。

我们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禀赋,激发古村新活力,描绘文化兴村新画卷。如将水背村打造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国家AAA级景区。

我们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和后方资源,汇聚爱心,真情助学,助力县镇村基础教育提质升级。

我们充分调动后方医疗优势资源,助力县镇村医疗服务水平再提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这三年每年有21名医务人员在和平挂诊。

我们多方联动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以及福田关工委等单位,积极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累计筹集自筹资金和社会帮扶捐款、捐物,折算金额逾6000万元。

三年来,我们打造了一批先行示范美丽乡村。如:林寨镇的石江村、合水镇的彰洞村、彭寨镇的土厘村、公白镇的美塘村、东水镇的大田村等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如今可以看到镇村环境日益整洁美丽,营造了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打造成优美宜居的和美乡村。

三年来,我们推动一项又一项的产业落地和发展。如:上陵翠山竹海、彭寨丝苗米产业园、公白花卉、林寨油茶、合水福和生态园、长塘镇和平北部农产品集散中心、大坝古树缘等产业项目越办越好。

三年来,我们广泛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和平百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开展暖冬行动,为和平困难孩子送上衣物,让孩子们收获幸福和温暖;为和平培训了一大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一起走向致富道路。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发动福田辖区爱心人士许、甘夫妇捐赠1060万元新建的福和小学教学楼拔地而起,增加了约1600个学位,缓解了县城学位的紧张。

三年来,在民生、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我们每位干部都是用了心、用了情、用了力,得到深河两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表扬。

三年来,我在和平工作,有幸得到了县里各位领导、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有幸与兄弟姐妹们成为战友,同心协力,我深切体会到了乡村振兴工作的繁重复杂、基层干部的敬业奉献、村民百姓的勤劳朴实,既学到很多经验和方法,也受到很多鼓励和关心,更从很多同志身上感受到扎根基层、耕耘乡村的精神。

关于得与失

得与失常常相伴而行。由于曾参与过一轮扶贫,深知常年在外工作的不易,在2021年7月刚接到派驻通知时,我曾问自己,是否已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是否能正确对待得与失的问题。那时候,给予我最大的支持是组织的信任和家人的支持。思考再三,最后选择接受这个考验,在心底里给自己立下军令状,要干就必须干好。

三年来……

得到,是本人工作能力得到锻炼,这三年也得到了和平县领导班子和各位同事朋友经常给予的指导、支持、关心和照顾,让我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不断历练和进步。

得到,是从应对乡村振兴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学会轻重缓急、从容不迫地去处事,即便今后在其他工作岗位,自己也能深受裨益。

得到,是从乡村中汲取基层工作经验,懂得了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凝聚群众智慧,真心与群众联络情感,在实践中增强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得到,是通过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精准帮扶了亟需帮助的困难家庭,帮数百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得知这些孩子重返校园和考上大学的消息时感到由衷的欣慰。

得到,是从村民群众口中听到对本村翻天覆地发展变化的赞誉,把我们驻村书记、帮扶干部当亲人,对我们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认可和满意。

要说失去了什么?相信每一位帮扶干部都有着同样的感悟,最大的失去就是割舍了陪伴家人的时光。派驻这几年,记得2016年第一次来和平时,孩子才二年级,如今已开始上高二了。这些年来,孩子的每一个生日,因为工作种种原因,我都不能陪伴她度过,甚至没有到学校开过一次家长会。孩子却没有埋怨我缺少对她成长的陪伴,懂得体谅我在外地帮扶工作的不容易,但这从成长上来说难免留下了遗憾,我心中感慨万千,亏欠了我的家庭和我的爱人,亏欠了对孩子的教育、陪伴和成长。我想,每一位帮扶干部都应该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然而,我相信从中获取的成长与磨炼、得与失,是赋予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

有愧但无悔

在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思考工作与个人、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我想,乡村要振兴,正是需要前前后后、无数的小我去甘愿付出、去舍身投入,舍得小我,才能成全大我,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于我而言,在和平工作的6年,自问兢兢业业,尽己所能,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心中虽有愧,但我无怨也无悔。

有愧,是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多、不够细,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受制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还是有许多想做却没有做或没有做到更好的工作,不免留下些许遗憾。还有很多工作想法,由于缺乏资金,还没有付诸于实践,或许这些都需要一茬茬的干部努力接续奋斗下去。

有愧,是对家庭的愧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出门在外,真的不易。帮扶干部在外期间,家里有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乃至变故,我们可能都不能第一时间到位。有的干部家人生病甚至有的家人去世,自己却不能尽孝在旁。有的干部家人难免有埋怨和不理解。但往往因为责任,这条路,不管如何我们也坚定地走下去。

我们曾经在和平县从事过乡村振兴工作,吃过苦,尝过累,也多多少少地懂得了农村、农业和农民,这是一个人一生中难得的经历,也是精彩的经历。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不仅要把五大振兴做好,更需要的是对老百姓的服务和情怀,把温暖传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因此,当帮扶干部结束帮扶之后,大家还是可以为和平做很多的事,讲好和平故事,传递和平好声音,让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到和平来投资、兴业、旅游。

派驻和平,是我一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有幸来和平干事创业,我满怀感动、感恩、感谢。

三年来,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向两地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此轮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要是说此轮乡村振兴让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不仅是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也不仅是得到老百姓对我们的赞誉,更是我们48名干部一起来和平奋战了1106个日日夜夜,大家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如今,我们的48名干部整整齐齐地交接并传过接力棒,我很欣慰、也很骄傲,所以我无怨也无悔。

三年乡村振兴路,充盈且厚重,我们不枉此行。乡村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也祝愿新一轮派驻干部队伍扬帆起航,再创佳绩。

挥手道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感谢一路有你们,但愿前路都是风和日丽!再见了,和平!

作者:巫资香






上一篇:母爱无言
下一篇:绿岛小夜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