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生病杂感

生老病死,病占其一,没有哪个人能躲得过。不少人写过“病事”,季羡林90多岁高龄时在病床上写出《病榻杂记》;史铁生自18岁后就从未停止过与病魔抗争,写成《病隙碎笔》;于娟在生命的最后写就《此生未完成》,反思之前的生活点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明白其中浅显的道理,很多人却没有好好地珍惜这“本钱”。尽管知道一些健康常识,但不以为然,抽烟、熬夜、喝冷饮、乱发脾气……明知故犯,误以为年轻就有挥霍健康的资本。

随着年岁渐长,身体“零件”逐渐老化,开始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有毛病,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会愈发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身体有点小恙,像是脚底硌着沙子,或是眼中有刺,让你时刻不舒服。身患重病,抑或刚做完手术,躺在医院病床上,吃喝拉撒皆不能自理,甚至连转个身都需要别人帮忙,一切依赖他人,即便心气再高的人在现实面前也徒有无奈。这对比夜场灯红酒绿、忘我高歌的场景,犹如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种是身体出现异常信号,有气无力;另一种是精力旺盛,肆意宣泄。

听不少做过手术的同事说过,当被推上手术台,头顶刺眼的手术灯亮起,麻醉师打完麻醉针后反复询问知觉情况,主刀医师戴上塑胶手套拿起手术刀、钳子……在这充满“仪式感”的一刻,人会万念俱灰,瞬间超然脱俗,什么名啊、权啊、利啊都觉得不重要了。吃得下、睡得着、走得了,这些看似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实则弥为珍贵。十多年前,当时还不到30岁的我在做甲沟炎这种小小手术时,都曾心生此种感触。

生病住院,特别是在做手术前后,身上除了病服,钥匙、钱包、手机等都不在身边,身上一无所有,平时奋力打拼所追求的那些东西都不能带在身边。我父亲病重住院时,精神恍惚,曾翻开空空如也的病服口袋给我看,说他什么都没有。

是啊,与健康相比,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没有健康,即使拥有其他一切又有何用?没有前面的那个“1”,后面即使有再多的0也没任何意义。

“今朝有酒今朝醉”,有些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一种视病痛为无物的大无畏精神。或许这些人还没有真正地感受过病痛的折磨,只有亲身经历了病痛,他们才会懂得健康地活着是多么幸福,并为此前的“任性”而后悔不已。

人近中年,若不注意,容易“招惹”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痔疮、腰椎颈椎退变等常见病。平时不加强锻炼和保养,上了年纪后更会百病缠身。如不幸罹患癌症,可能会先被吓个半死。步入中年,将养生当成第一要务,刻不容缓。

俗话说久病成医,颇有道理。一个人若经历多次“人为自找”的病痛,相信会慢慢摸索到健康的些许门道,如吃火锅时,食物不可一捞出来就着急入口,滚烫的食物容易灼伤口腔和咽喉,引发炎症;尽量少喝或不喝冷饮,多喝温开水,否则会引起肠胃不适;运动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控制运动量,并注意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才能有效减少一些运动伤害;工作繁重时,神经时刻紧绷,如一直处于追赶的焦灼状态,容易身心俱疲导致免疫力低下,要学会让自己喘口气,适时做短暂的休息和调整。

生病的人备受病痛折磨,其实家属也不轻松。在医院陪护是件苦差事,被束缚在病房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病房那种环境,不会有太好的胃口。特别是晚上,要不时照料病人,想睡个安稳觉都成奢望。时间长了,必定疲惫不堪、心力交瘁,所以有“久病床前无孝子”这种说法。生病住院时,更凸显家人的重要性,亲朋好友只是到病房探望,护理的重任还是落在至亲身上。照顾家人理应全心全意、全力以赴,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谁又没有生病需要家人照顾的时候呢?

在医院,会感叹现代医学的伟大,各种对症的药物,精密的检测仪器,先进的微创手术……很多疑难杂症都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比新中国成立前的人们,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导致很多疾病甚至一些普通病症都无法治愈,我们更应该为活在当下感到知足和幸福。毕竟,“健康”二字值千金,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

作者:梅源

 






上一篇:星梦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