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百香果 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一产接二连三,和平县推动百香果产业做大做强
多年来,和平县高度重视特色农业发展,以三产深度融合为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丰富旅游产品和文化内涵,推动百香果产业做大做强,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寒冬时节,和平县优胜镇有知农场的百香果藤蔓上仍挂着光滑圆润的果实,工人们穿梭其中,熟练地挑选、采摘。育苗棚内,一株株百香果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据悉,有知农场2024年种植黄金百香果200多亩,产量10多万斤,现在大棚育有4-5万株果苗。
百香果因其独特的香气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被誉为“百果之王”。和平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非常适合百香果生长。“我们这边种出来的果十分清甜,相较其他区域的味道要更好。”有知农场合伙人何炜俊说,基地建设好后,将带动周围村民一起种植百香果。
和平县大力推动百香果规模化种植。资料图片
据了解,近年来,和平县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引进,大力推动百香果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全县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2.41万亩,遍布17个镇,初步形成了以东水、彭寨、优胜、阳明、青州、大坝、合水等镇为核心区的百香果产业布局,约70%的鲜果在网上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价格稳定,发展前景良好。
坚实的一产发展基础为和平县百香果产业的发展铺垫了良好的二产发展前景。在广东东森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瓶瓶百香果果汁饮料经过灌装、封盖、降温等自动化工序后,从生产线上陆续下线。“车间生产量大概是8000瓶/天,年产量在120万瓶左右,年产值约600万元。”公司生产负责人梁明浩说。
百香果的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极大提高了百香果的附加值。当前,广东东森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聪明人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生产出百香果果汁饮料、百香果浓缩果汁、百香果果醋、百香果果干、百香果果脯、百香果果派等多种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三产融合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激发新型业态产生、扩大农业农村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和平县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将大坝镇水背村等百香果种植基地打造成生态农业文旅休闲综合体。当前,水背村不仅修建了阳明广场、休闲长廊、荷花观赏栈道等基础设施,还引入了田园花海、儿童游乐、动物观赏、亲子采摘、野炊露营、研学实践等特色园区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基地融合了农业生产、特色餐饮和休闲观光、亲子旅游等多种业态,预计年产值将超1300万元,年接待游客量达50多万人次,解决了就近农户就业30-60人。”古树缘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负责人葛小毛说。和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打造种植示范基地的目标任务,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首位产业来抓,在推进一产高质量发展基础上,提升农业附加值,打造高效发展的百香果产业,推动百香果从“小特产”升级为“振兴大产业”,逐步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助力“百千万工程”。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邓燕琴
上一篇:“五龙”齐舞加速跑 绿富双赢绘新篇 江东新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1995年1月5日,《河源晚报》创刊。30年光阴,一张报纸见证、记录了一座城市的成长。后天,是《河源晚报》三十华诞,这个生日同样属于所有晚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