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我市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产业互融强筋健骨 点面结合提质增“颜”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日前,江东新区“越王闻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动员部署会召开,提出要聚焦产业支撑,将原有规模小、布局散的产业有规划进行统筹整合,推动沿线五个村产业联动互补、协同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形成龙头带动、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力争“越王闻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6月底见成效。记者从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推动建设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沿线地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呈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得益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我市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十足。以2024年为例,我市坚持市场运营思维开展示范带建设,深入挖掘示范带内各乡镇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生态景观等特色资源,通过特色产业、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等方式,串珠成链打造12个优质旅游景点和4条精品旅游线路,辐射带动周边经济,以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示范带提质升级。今年,我市各县区将立足当地实际,依托乡村风貌、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等,因地制宜整合沿线优势资源,以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发展等为主题,打造一批“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带。


“万绿蔬果 梦想农场”乡村振兴示范带出产的水果受到追捧。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源城区以大湾区农文旅休闲体验首选地为定位,整合示范带内的区位、产业等资源,谋划埔前镇双头村研学基地等产业项目21项、总投资5.65亿元,谋划源城区鹏城大道等公共服务项目7项、总投资2.03亿元,致力打造全长22.4公里的“万绿蔬果梦想农场”乡村振兴示范带;江东新区则围绕南越王文化,整合古竹镇越王山周边各村资源,导入产业,带动新围村、雁头村等5村连片发展,投资3.31亿元,打造全长14公里的“越王闻道”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推进雁头湖公园工程、雁头村南门书院工程、雅色村七彩园果旅综合体项目等10个项目,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

连平县今年将大力推进“南国桃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围绕整体风貌提升、优化产业布局、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基层善治样板等方面,深耕桃科技、桃文化、桃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升级、品牌价值提升和城乡资源联动,打造具有连平独特魅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据悉,“南国桃源”乡村振兴示范带覆盖105国道沿线的上坪镇圩镇,以及中村、小水、古坑、旗石、新镇、东南、东阳等7个村,长度为15公里,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农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振兴示范带。该示范带今年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心学智慧桃园、明巢创客空间、桃旅综合体等16个项目,总投资3.98亿元,并计划第二季度所有项目全部动工。

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紫金县谋划建设“航天农旅·檬里飘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围绕“三园一站一堂八基地”,以义容镇种业经济为主,结合航天农旅项目,连接凤安镇柠檬、桃金娘、青蜜柚、非遗美食等农旅产业,将沿线特色产业资源串联成线,将该示范带打造成紫金“融湾”“融深”的特色产业带。东源县“环万绿湖灯塔盆地核心区”乡村振兴示范带位于灯塔盆地农高区核心区,秉持“依托盆地、助力盆地、与盆地共建共享”的理念,着力打造集现代高科技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耕文化展示与研学于一体的“粤北现代高科技农业展示窗口、环万绿湖丘陵特色绿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上一篇:我市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为“百千万工程”增量 提质注入科技新动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