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河源|双节狂欢!河源文旅市场火爆出圈 呈现出人气高涨、秩序井然的繁荣景象
本报讯 记者 李馨 通讯员 田伟 国庆中秋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场迎来火爆热潮,呈现出人气高涨、秩序井然的繁荣景象。据市公安局提供的全市旅业入住数据测算,8天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43.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88%,实现旅游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12.85%。
“江湖渔火太平夜市”河源第二届鱼灯夜游活动现场。
节日主题活动吸睛 拉动消费增长
我市通过“乐游河源”品牌持续发力,深度整合优质文旅资源,升级鱼灯夜游活动,强势推介“河源一桌菜”美食文化,做活乡村旅游,大力提升服务品质,充分发挥万绿湖国家5A级景区龙头带头作用和各特色景区景点文旅品牌示范引领作用,举办系列具有河源特色的文旅活动,吸引了大湾区游客来河源旅游观光,文化和旅游市场井然有序,整体运行平稳和谐。
从霸屏全网的“鱼灯夜游”到文化广场热闹的“非遗集市”,从万绿湖畔的红歌传唱到巴伐利亚庄园的主题巡游,河源假日文旅市场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交织,文化体验与趣味互动碰撞,为市民游客奉上丰富多彩的“文旅大餐”。其中第二届“鱼灯夜游”活动成为最大亮点,活动贯穿整个假期,内容丰富多元,3日晚的大型江上鱼灯夜游、无人机、烟花表演、水上火壶、鱼灯巡游等,让游客直呼过瘾。活动全新打造的河源夜游IP“狗麦鱼”及全程话题持续霸屏,相关内容全网点击率当晚突破100万+,3日晚核心区域、核心时段观众达12.5万人,央视也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此外,活动同步开发文创、推介食宿、打造美食集市,三大消费场景深受大湾区游客青睐,大幅拉动市区住宿与餐饮消费。
文化惠民 公共场馆成为打卡热点
双节期间,我市文化场所同步开启“惠民模式”。市博物馆举办“迎中秋庆国庆”系列活动,河源恐龙文博园成大湾区打卡热点;市图书馆推出“家国两团圆诗韵贺双节”“深圳读书月走进河源”等活动,开展35场好书推荐,吸引读者18230人次参与。10月1日至8日,市图书馆及相关自助图书馆共接待读者21650人次。
此外,龙川县板塘翰林书屋作为“文化+旅游”融合典范,假期日均人流量达七八百人,日均销售额超3000元,展现文化赋能旅游消费的良好态势。
“烟火气”十足 “文化味”浓郁
双节假期,我市“烟火气”十足、“文化味”浓郁。首批59家“河源一桌菜”推广餐饮企业,推出“国庆团圆宴”“中秋家宴”等套餐,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推广,持续提升河源美食品牌,拉动餐饮消费。一大批游客“闻着菜香来河源”旅游,扩大了河源客家菜的名气。河源文化广场分会场设置的美食长廊,汇集全国各地及本地特色美食与优质土特产,吸引了众多游客线上线下消费。
好吃好喝的美食让人难以忘怀,但精神食粮更是让人愉悦。双节期间,龙川县举办“非遗大联欢·共舞普新章”国庆主题活动,省级非遗《龙川马灯舞》、龙川手擎木偶戏、龙川杂技、市级非遗项目《船灯舞》,以及来自潮汕地区的国家级非遗《潮州府城英歌舞》同台献艺,轮番登场,让广大游客近距离感受到河源及各地非遗文化的魅力;龙川县田心镇甘陂畲族村举办2025年第三届“田心四季”文化活动·畲乡风情夜活动,吸引约2.8万名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单日文旅消费103万元;“山歌醉龙川”文艺展演展示了龙川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东源县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资源,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举办“百姓说——我们的村晚”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活动,融合客家文化、红色记忆、非遗展演与农趣体验,被CCTV-1《晚间新闻》报道,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百千万工程”带来的丰硕成果。“鹿饮集”营地推出东江垂钓、江景烧烤等活动,搭配“河源一桌菜”,让游客尽享湖畔休闲乐趣。
连平县田源镇举办鱼梁文化周,结合“一席田源鱼梁宴”发布、精品旅游线路推广等活动,通过“上梁”习俗表演、稻田互动等形式,展现原生态人文空间,擦亮省级非遗鱼梁文化品牌。
体育赛事成为 乡村文旅“助推器”
双节期间,“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更成为乡村活力“助推器”。龙川县举办2025河美共赢篮球联赛龙川大区赛暨县第七届运动会“常青杯”中年男子篮球赛等活动;紫金县九和镇举办喜迎十五运2025年河美共赢“东瑞杯”村BA篮球赛,以本地农旅产品为主,现场还设置农特产品展区,助力红心蜜柚、南药等特产销售;和平县下车镇、贝墩镇等也相继举办篮球赛,以体育赛事凝聚乡村力量,为假日乡村文旅注入新活力。
上一篇:1-8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4% 与梅州汕头并列全省第一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