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亮出重点任务“作战图”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源实践
河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政协第八届河源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胜利召开,描绘了发展蓝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任务。
本报记者采访了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他们畅谈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各县(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2025年,各县(区)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折不扣落实好市“两会”部署的各项任务要求,以奋进绿色崛起的昂扬姿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河源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市人大代表、和平县县长张衍彪
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壮大产业集群
市人大代表、和平县县长张衍彪表示,和平县将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全力把和平的事情办好办实。
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统筹县、镇、村三大层级,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典型镇村规划建设,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取得更大进展,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全力打好产业建设“大会战”,坚定不移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持续建强产业园区平台,发展壮大“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2个以上。全力以赴扩大内需,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项目谋划,有序推进27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体育、托育等服务消费,促进消费潜能充分释放。
市人大代表、连平县县长黄罡星
坚持城乡一体促融合 坚持成链集群强产业
市人大代表、连平县县长黄罡星表示,2025年,连平将深入贯彻市“两会”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力争GDP增长5%。
坚持城乡一体促融合。以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项目建设为抓手,抓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融合典型镇村培育,连线打造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确保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坚持成链集群强产业。抓好招商引资及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打造玩具、家具、轻化工专业园,做强工业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延伸鹰嘴蜜桃、花生等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做优特色农业。全面整合农林文旅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森林康养等精品旅游,做旺文旅消费。坚持绿色发展优生态。谋好“林文章”,加快推进国储林项目建设和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开发,着力抓好林下经济,努力将生态“含绿量”变为发展“含金量”。坚持改革赋能增福祉。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化国企、投融资体制等领域改革。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建强县城高中,深化落实省人民医院“五级”联动帮扶建好医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医疗服务。
市人大代表、源城区区长邓勇
打好产业建设“大会战” 努力实现五个新提升
市人大代表、源城区区长邓勇表示,2025年,源城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和市“两会”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跑出“三年初见成效”的“加速度”。在发展乡村产业、优化人居环境、培育典型镇村上下功夫,做好“土特产”+“农文旅”文章,支持埔前镇打造“全国千强镇”“全省百强镇”,提升镇村宜居宜业和美度。全力打好产业建设“大会战”,努力实现“五个新提升”。在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增量,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园区载体平台竞争力,招商引资和工业投资质效,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等五个方面实现新提升。全力“融湾”“融深”,提升中心城区吸引力。坚持“融入湾区、发展城区”“对标湾区、优化环境”“对接湾区、民生共享”,聚焦与湾区城市“五同”“五协同”,深化在城市建设、政务服务、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对接合作,共同打造优质生活圈。
市人大代表、龙川县县长朱以威
全力以赴打造现代化县城示范样板
市人大代表、龙川县县长朱以威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听后催人奋进、鼓舞人心。龙川县将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推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全力推进龙川新城建设。紧紧围绕“干出一个像样的新城”使命任务,聚焦“四大发展定位”,全力以赴打造现代化县城示范样板。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和村的资源,推进典型镇村创建,发展强村公司、建设富民工坊,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奋力打好制造业“大会战”。做强电子信息、现代轻工纺织、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打造百亿级、五十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筑牢平安龙川防线,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感。
市人大代表、江东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志
奋力打造绿色崛起示范区 产城融合标杆
市人大代表、江东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志表示,2025年,江东新区将奋力打造绿色崛起示范区产城融合标杆,为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作出新贡献。
一是大抓“百千万工程”。做强区级产业,全面加强典型镇村创建和提优,扎实推动城乡风貌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二是大抓“五大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平台“东扩、南拓、西优、北调”战略,不断拓展“总部经济、专精特新、跨江融合、镇村集体”四大产业空间。三是大抓产业建设“大会战”。坚持“工业立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扎实开展产业建设“大会战”,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6个以上,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2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四是大抓绿美江东生态建设。深入践行“绿了自然就美”理念,聚焦“六大行动”“六千工程”,全面推进绿美江东生态建设,打造一批河源特色江东优品。五是大抓民生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集团化办学教育强区、卫生强区,文广旅体提质;深化“面对面”机制,抓好“十大民生工程”“十件民生实事”,让实事成实效、群众早受益。
市人大代表、东源县县长刘大荣
聚焦打好“七个大战” 力争全年GDP增长5.5%以上
市人大代表、东源县县长刘大荣表示,东源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市“两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聚焦打好“七个大战”,以实干实绩当好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主力军。刘大荣表示,将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开展“1+2+5”攻坚行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风貌提升、富民产业等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努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凝心聚力抓经济,打好产业建设“大会战”,加快园区三期启动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带动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协同发展,力争全年GDP增长5.5%以上。锐意进取抓改革,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化投融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多措并举抓绿美,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力争全年完成林分优化7万亩、县镇村绿化25万株,进一步筑牢绿色根基、厚植生态优势。
市人大代表、紫金县县长邓红卫
大力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设
市人大代表、紫金县县长邓红卫表示,今年紫金重中之重是要加快河紫高速动工建设,以及推动一批国道、省道、县道和“四好农村路”的改造提升,加力提速“融湾”“融深”。
邓红卫表示,接下来,紫金将按照市“两会”要求,全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要围绕“三年初见成效年”,大力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设,抓好第一批、第二批典型镇、典型村的巩固提升,抓好今年的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建设。县域经济加力提速。围绕产业建设“大会战”,在工业方面,重点抓好平台建设,包括征地拆迁、推进全县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方面,要继续抓好“四个一批”(签约一批、动工一批、投产一批、上规一批)。在农业方面,要重点推进紫金禅茶提质增效,争取有更大的发展。“融湾”“融深”加力提速。重中之重是要加快河紫高速动工建设,以及推动一批国道、省道、县道等的改造提升。在教育方面,要继续抓好片区化办学,以及利用好帮扶力量,加快城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在医疗方面,要抓好县第三人民医院、县精神卫生中心、紫城镇卫生院新院建设。
市人大代表、河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骆世文
以“大会战”状态掀起全区开发建设新热潮
市人大代表、河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骆世文表示,河源国家高新区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全面深入开展2025年高新区产业建设“大会战”,以“大会战”状态掀起全区开发建设新热潮。
骆世文表示,将聚力招商引资提效攻坚,大招商优服务,做强产业引导基金,力争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3个以上。聚力产业空间拓展攻坚,加快跨江融合发展和“一线三区”建设见效,跨江1000亩工业净地交付并落地项目开工建设,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建成投产。聚力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推进项目专班流程化改革提效,全面实施“拿地即开工”“验收即拿证”等工作,力争新动工项目25个,新投产项目25个以上。聚力产业环境提升攻坚,提升“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着力国企改革做优“管委会+开发公司”机制,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全覆盖服务,打造高质量产业家园。骆世文表示,河源国家高新区将全力提升三大主导产业能级,勇当打造独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主力军和标兵,为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贡献产业力量。
本报记者 谢梦君 梁小鸿 张涛 /文 刘奇峰 曹志成 高雅 李馨/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