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各项工作 奋力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戴小茜 近日,2025年全市知识产权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整体发展质量,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奋力开创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据悉,2024年以来,全市知识产权系统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工作,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517件、同比增长40.49%,占发明专利有效量的45%;商标注册量、商标申请量、有效注册商标量分别同比增长43.85%、5.28%、10.34%,增长率分别位居全省第1、第2、第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笔数84笔,登记金额39.27亿元、同比增长65.79%;“和平猕猴桃”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川山茶油”获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连平鹰嘴蜜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案例入选2024年度广东知识产权“基层改革创新举措”;3项商标品牌建设案例、2项专利转移转化案例、1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3宗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省市场监管局2024年度行政保护典型案例,我市在各类知识产权赛事中共获10个奖项,有力推进知识产权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会议提出,全市知识产权系统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知识产权工作全链条,不断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围绕共建绿色崛起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市目标,结合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各项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认清当前工作形势、正视问题差距,认真对标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要突出工作重点,推动提质增效,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高价值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效能保护、高质量治理、高品质服务。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鱼灯夜游、低空飞行、“非遗”体验……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场火力全开,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多元消费场景,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