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生态环境司法十大创新机制公布 《万绿湖“多位一体、系统治理”司法保护机制》入选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徐晓曦 陈碧霞 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发布生态环境司法十大创新机制,其中,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实施的《万绿湖“多位一体、系统治理”司法保护机制》入选。
据了解,河源新丰江水库因四季皆绿又称“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近年来,河源各级法院立足万绿湖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现状和实际需求,围绕万绿湖生态圈构筑了集山、水、林、田、湖“多位一体、系统治理”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全方位保障和助力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
据悉,河源各级法院建立“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在水源地、自然资源保护区等重点敏感生态区设立12个“森林法官”工作室,并联合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制定《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搭建线索移送、案情磋商、案件诉讼、生态修复等合作桥梁,促进生态环境行政与司法保护有机衔接。
同时,创新跨流域协作,联动广州、深圳、惠州、韶关、东莞5市中院签署东江流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建立跨区域司法协助、信息互通、保护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最严格保护,依法支持行政执法部门打击非法养殖等污染水源违法行为,依法严惩违规占用耕地、林地、湖面等违法犯罪,妥善化解涉水经济纠纷案件。加大源头治理,设立万绿湖旅游巡回法庭,常态化开展以案说法、巡回审判等活动,促进涉水源地保护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化解。依托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移送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线索21条,发出司法建议22份。
据统计,自实施成效创新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机制以来,全市辖区环境破坏类犯罪案件连续4年下降,年均下降率13.8%,探索出司法助力绿色发展促绿富双赢新路径,实现点“水”成“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