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子信息“厂中校”正式揭牌 培育“河源工匠” 打造产教融合模式

本报讯 记者 邓宇珊 通讯员 曹文聪 前日,河源理工学校与乔丰科技实业(河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丰科技”)、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可通信”)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子信息“厂中校”揭牌仪式暨首届新生开学典礼在乔丰科技举行。此次揭牌是我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里程碑,更是河源职业教育扎根产业、服务我市“制造业当家”战略的坚实一步。


首届新生集体宣誓。

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坚定扮演好校企合作的“推广员”和“服务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搭建更多高效对接平台,及时协调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全力推动产教融合走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共同打造具备河源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新思路。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子信息“厂中校”的落地,是落实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6621”行动计划中关于深化校企协同、丰富产教融合形态、促进职业教育服务本地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希望首届学员以此次开班为契机,找到与自己职业规划相匹配的企业和岗位,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同时,期待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入实践,培育更多“河源工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模式,为助力河源产业体系完善,推进“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贡献力量。

据了解,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电子信息“厂中校”迎来首届新生199名,采用“学校出人才、企业出场地,课堂进车间、技能在岗位”的模式开展合作运作。其中,河源理工学校依托雄厚的教学资源与成熟的育人体系,深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为企业精准输送技能人才;乔丰科技提供6万多平方米的场地,并将自身先进设备与生产场景转化为“活教材”;西可通信则搭建起在岗学习、实景实训平台。这一模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助推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战能力的转化,既为企业储备实用人才,也为河源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2025年河源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幕 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