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表现突出 获得全省通报表彰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何浓讯 日前,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下称《通报》)。其中,河源市农业农村局上榜“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名单。
《通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省上下围绕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集体和个人。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热情,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对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00个集体和100名个人给予通报表扬。
近年来,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河源市农业农村局筑牢优质农产品供应保障,搭建产销对接“快车道”,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同时,灯塔盆地农业科创谷加速打造,以农业科创成果助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河源全市粮食作物综合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连续4年超额完成省任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连续两次获评“优秀”,建成“菜篮子”基地省级36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7个,供港澳活猪量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建成全省最大鸡苗孵化基地、最大室内养鱼基地及首个三层智能化高效肉鸡养殖示范小区,为大湾区提供稳定优质农产品供给。
此外,构建“万绿河源”品牌体系,赋能大湾区农产品提质升级。培育“粤字号”90个、“圳品”37个、“深圳农场”5家、国家地标产品5个。拳头产品表现亮眼,“紫金蝉茶”品牌价值超35亿元,“龙川山茶油”入选国家品牌目录,“河源米粉”获全市首个“湾区认证”,“东源仙湖茶”获评大湾区最受喜爱茶叶品牌之一。建成“河源优品汇”等4个深河帮扶平台和“河源土特产馆”,吸引209家企业入驻、上线产品328款,实现产销精准对接。积极参与“粤字号”直播、农博会等展销活动,创新举办“蝉茶开采节”等特色活动,推广短视频观看量突破17万次,成功推动河源农产品进入湾区市场。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灯塔盆地农高区成功引进广东最大“太空稻”育种基地,建成省内首个马铃薯选育中心,实现南方马铃薯、优质肉牛等科研成果产业化突破;打造粤东西北首个生物农业中试平台,承接并完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浮萍蛋白产业化开发利用中试项目,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