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为本 争做社会好人
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社会秩序之所以有序,那是因为社会上有很多好人,他们的行为举止,影响着社会风气。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该怎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呢?
以善为本,树立好人观。我们要清楚好人的定义是什么,是乐于助人、善良友好还是勤俭节约?也许,好人根本没有定义,只要对社会、对他人有帮助的,有贡献的,即可称他们为好人。我们青少年应该从现在做起树立好人观,不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争做社会好人,争做社会好青年。
以善为本,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积极向上,对待每一天、每一件事,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轻易被打败,要坚强、勇敢。我们即将成年,都面临着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抉择,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得出的答案是:我想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帮助的人。这个答案似乎很模糊,可我就是想成为这样一个好人。所以,我应当好好学习,把握机会,不浪费时间,在三年后的高考定义下一阶段完美的自己,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奋发前进。
以善为本,向前辈学习。想必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爷爷吧,他一生都在为杂交水稻刻苦钻研,解决了老百姓的粮食问题,全国人民都爱戴他,因为他对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袁隆平爷爷就是社会好人。也许,我们不能像他一样有如此大的贡献,但是,只要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友善对待每一个人,也是一个好人。做好人,不一定是外在地表现出友善、乐于助人,也可以是内心的表现,就像评判一个人是否美丽,看重的不是她的外表,而是她的内心。所以,心善也是评判好人的一个标准。当代社会的好人,应是积极向上、向善的人。
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给我的启示很多,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善为本,争做社会好人。
指导老师:黄琦
河源江东新区城东学校高一(3)班 梁淑芬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1995年1月5日,《河源晚报》创刊。30年光阴,一张报纸见证、记录了一座城市的成长。后天,是《河源晚报》三十华诞,这个生日同样属于所有晚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