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荷风与灯火

确诊单上的字迹很轻,但“癌”字落在眼里却重如千斤。医生说它是“最友好的癌”,带着“温柔”与“懒惰”的标签,可“癌”字本身就像一根细刺,轻轻一碰,便让五脏六腑都泛起麻意。恶性肿瘤的风险像悬在头顶的云,我盯着中山三院病理科调出的穿刺报告,指尖止不住地颤抖,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上来——原来闻癌色变,从来不是夸张的修辞。

那天的广州骄阳似火,岗顶到华师站的路不足一公里,我却走得像穿越茫茫沙漠。汗水顺着额角淌进衣领,浸透了后背的布料,每一步都拖着千斤重的疲惫。医院的走廊永远人满为患,消毒水的气味里混杂着无数人的焦虑,我攥着手机,声音发颤地给最好的朋友打去电话,话音未落,眼泪已先一步决堤。

坐上回河源的大巴时,我塞紧耳机,闭上眼睛。三个小时的路程,窗外的风景从繁华都市褪成乡野田埂,我却始终不敢睁开眼,怕眼泪在陌生人面前失控。直到司机喊“义乌站到了”,我才颤巍巍地问:“行政服务中心能下吗?”他说“可以”,我才终于敢望向窗外——建设大道上的树在倒退,熟悉的街景一点点铺展开来,这条路通向父母家,是我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归途的方向;这条通向回家的路,我熟悉得能数清路边有几棵树,能记得每一个红绿灯的变换节奏,而这每一帧都在闪退……

等待手术的日子,却被无数温暖悄悄填满。穿刺后的那天,认识快30年开诊所的老高第一句话就是钱够不够用;在华师大上课的燕子妹妹刚下课就奔来酒店,带着热粥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人动用所有人脉,拉来医生团队为我会诊;医生好朋友玲姐一句“别怕,我帮你问”掷地有声;开店的花姑娘放下自己的生意,从惠州扛着大包小包赶来,行李里装着我们全家人爱吃的海鲜、水果、零食;几个平时玩乐的朋友记得我最爱荷花,特意组团捧着含苞的荷束来看我,花瓣上的香气让我的心好暖;闺蜜罗校长结束一天的培训匆匆拽着老公赶来,手里提着比碗口还大的牛肉丸,说“多吃点才有力气”;好姐妹瑜伽教练杀了鸡,剁得整整齐齐装在保鲜袋里,还有趣味相投的潘潘放下孩子提着两只杀好的鸡敲开家门……每一个关心、爱我的朋友的那些鼓励、祝福都让我没齿难忘。

我突然想去缺牙山看日落,摄影师朋友阿东二话不说就开车带我上山。暮色漫过风车山头时,夕阳把云层染成金红,山风拂过脸颊,带着草木的清香。他选好最佳位置搭好天幕在我身边坐下,煮水、泡茶,没说太多安慰的话,却让我觉得,再难的路,也有人陪我慢慢走,为我拍照,陪我在山顶上看了一场橘子海……

这些日子,不确定的因素像雾一样弥漫——手术的时间还没定,后续的治疗仍是未知。可每当想起那些荷花的清香,海鲜、鸡肉、牛肉丸的美味,朋友点点滴滴的温情涌上心头,还有建设大道上永远为我亮着的每一盏灯火,心里就生出一股韧劲。

原来所谓坚强,从不是一个人硬扛。是朋友们用爱织成的网,接住了我所有的脆弱;是家人在牵挂,成了我不敢倒下的理由。等待的日子或许漫长,但荷风会吹过窗台,灯火会照亮归途,而我会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暖意,一步步走向手术台,走向那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作者:黄贵美






上一篇:彩云追月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