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创新探索生态司法举措 以法治赋能生态 让青山绿水更靓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紫金县厚植绿色基因,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两山”理念为引领,创新探索生态司法举措,护航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为“百千万工程”打造绿色发展的法治支撑环境。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紫金县探索成立的“蝉茶解纷队”召开涉茶纠纷研判会、茶企座谈会6次,深入茶山普法宣传12次,发放《致广大茶企、茶商、茶农倡议书》150余份,助力茶罐子“出山入湾”。
紫金县打造生态司法巡护特色品牌。
创新法治措施,加大特色产业保护力度
紫金县出台《关于建立县检察院与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联系机制的意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交流,引导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加大特色产业保护力度,设立“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司法服务点”,创新推出法治服务措施20条,对涉特色茶产业案件依法快立、快审、快结,助力打响“中国蝉茶之乡”金字招牌,服务保障“紫金蝉茶”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县人民法院、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农业农村办公室组成“蝉茶解纷队”,“点对点”为茶企、茶商、茶农提供法治体检、法律咨询等多元司法服务,进一步提高其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此外,紫金县在茶叶协会设立司法服务点,提供“上门立案”“现场调解”等便民服务,常态组织巡回审判、送法下乡200余场,推出“时令法庭”“夜间法庭”等便民措施,积极打通司法服务茶农、茶企“最后一公里”。
加强司法保障,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能力
紫金县出台《为绿美河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的行动方案》,成立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法官”工作室,打造“森林法官”长效机制,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联合江西安远法院等签订《东江流域环资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推进服务东江流域生态保护,以法治保障“绿美紫金”生态建设。出台《关于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重点项目法官工作室,保障紫金县重大项目兴业攻坚;出台《关于加强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工作意见》,设立全市首个公益诉讼观察站,加强对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司法保护。
同时,建设紫金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示范基地,引导犯罪嫌疑人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38.1万元开展异地补植复绿,有效破解地面硬化引发的生态修复难题。
健全协作机制,打造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格局
紫金县成立服务绿美紫金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联合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打造“法护青绿·溪路同巡”生态司法巡护特色品牌,通过在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立“森林法官”工作室、成立生态司法巡护志愿服务队、开展司法巡山护林活动等措施,携手打造“法景融合、景美人和”的法治生态环境。此外,还联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成立“生态环境保护联合研究基地”,形成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合力,共同推进绿美保护地建设提升。
上一篇:东源县盘活红色资源,讲好先烈故事 持续擦亮红色法治文化品牌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