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近粽子飘香
端午节即将来临,赛龙舟、包粽子在一些地区也开始盛行。记者到我市一些地方走访时发现,不少家庭开始计划着包粽子或买粽子来迎接节日的到来。
传统粽子有特色
记者在一些乡镇村寨了解到,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多种口味的粽子出售,不过,一些村民表示家在农村便于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包传统的粽子更有乐趣。在客家地区的农村,很多房子的屋前或屋后都种有一种大叶芒草,这种芒草的叶子就是包粽子的材料之一,而在山上生长的箬叶也可以用来包粽子。乡亲们向记者娓娓道来了包粽子的具体做法。首先,摘取一些芒叶或者箬叶,用清水洗干净,再用热水将叶子浸泡一下,使其更加柔软,在包粽子时容易折叠成形。砍一棵竹子,把竹剔成绳状蔑条,再放到锅里加上水烧开进行高温消毒,然后取出晾干待用。取适量稻草或艾草烧成的灰加入清水,再用纱布滤去其沉渣,过滤好的灰水用盆盛好待用。量度好适当的糯米放到缸中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然后捞起用清水冲干净,再沥干水待用。取两片芒叶或箬叶叠加成漏斗,用勺子盛适量糯米放进漏斗里,然后用竹蔑将粽叶裹紧。把粽子放到大锅里,再放入适量的碱灰水,盖上锅盖,用干柴慢慢蒸煮。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在蒸煮的过程中隔一段时间要翻转粽子,让其各个角度都可以汲取到碱灰水。据说,粽子汲取到碱灰水后会变得更加糯软,而且还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待粽子捏上去充分软乎后,就可以取出锅了。
据老乡们介绍,五月份在旧时是青黄不接的时分,包粽子也是为了打打牙祭,缓解一下饥劳,以前一个粽子就有半斤重,把它包得那么大就是要吃得更痛快些。
等粽子凉却至温热后,就把竹蔑取开再把粽叶剥开,把粽身切成1至2厘米的小块,放到碟子里撒上白糖,即是一道客家传统美食。这样的粽子吃起来糯软香甜,并伴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吃过后口齿留芳,令人回味无穷。还有的人把粽子切成片后蘸上盐水,再放到锅里用油稍微煎一下,这种油煎咸粽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口味换新选择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粽子也经历着变身,无论在口味还是品种上也更加丰富。首先在形状上除了传统的斜四角形,还有正四角形、正三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不过,人们更多的是在粽子的馅料上下功夫,走出单纯的以糯米为馅的传统,把糯米只作为材料之一,再加上豆沙、红枣、果脯、火腿、咸肉、冬菇、蛋黄、叉烧等等。超市商店也推出咸肉粽、蛋黄粽、豆沙粽、鲍汁牛柳粽、桂花糯粽、枣泥粽等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一些商家更把粽子装成礼品装,比如用竹蔑编成的小提篓来盛装使其更有农家传统特色。由于这些粽子口味丰富、食用方便,还是受到不少都市人的青睐。
本报记者 陈伟茹
上一篇:粤桂湘三地周末游大有可为加强合作可互为客源市场
下一篇:挑选时注意粽叶颜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