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驴友体力不支被困西灵山 严寒中苦挨一夜获救
12月19日,一支20余名驴友组成的户外登山队在徒步穿越西灵山时发生意外,该活动的领队及两名驴友因选错下山路线被困于河北涿鹿县孔涧村附近的山上。报警求助后,北京和河北两地的公安、消防以及壹基金绿野救援、蓝天和红星等户外救援队先后赶到参与救援,12月20日,3名驴友在被困17个小时后被成功营救下山。
成功营救3名驴友后,救援人员相互拥抱。 京华时报记者蒲东峰摄
3名驴友走错路被困山谷
12月19日早晨6点半,由某网站领队“燕小六”(网名)带领的21名驴友,准备进行穿越西灵山的活动。据介绍,当天下午,22名驴友按照原定计划,应该从位于河北省的孔涧村下山返京。但该队中一位网名为“大海”的驴友在穿越过程中发生腿部痉挛无法前行,领队“燕小六”及一位网名为“关卡”的女队员决定陪同其下山。其他19名驴友按原计划返京。
然而下午4点多,这3名驴友却发现走错了路,即使沿着上山路原路返回,也至少需要2小时。队员“大海”的腿痉挛,天黑之前下山已不现实。领队“燕小六”随即通过手持电台向附近驴友发出求救。
“这条路我们3个人去年都走过,但在下撤过程中还是走错了,被困在一个山谷中。”被困的女驴友“关卡”事后回忆。与此同时,陆续接到求救信号的河北省涿鹿县孔涧公安检查站、门头沟永定消防中队及绿野、蓝天救援队相继赶赴现场。
救援队零下20℃山中搜寻
19日晚7点多,第一批救援队员赶到离被困者较近的孔涧村附近,该村位于西灵山脚,是被困队伍穿越的起点。随后,救援队员根据被困者提供的位置上山展开搜寻。
蓝天救援队队长“远山”说,晚上10点多,40余名救援人员全部抵达集结地。为了保证能够通过手台与被困的3名驴友取得联系,救援队驱车来到距被困者5公里左右的一处开阔地,建起临时大本营,并陆续上山展开大范围搜救。
至晚11点多,集结地温度已达到零下20℃,山上布满了厚厚的积雪,凛冽的寒风袭来,几乎要刮倒山边的树木。天寒地冻给搜救带来了很大难度,而3名被困者在与指挥部通话时,已经气若游丝,声音变得十分虚弱。远山说,通过联系发现3名被困者已出现轻微失温的情况,为避免被困人员发生冻伤,指挥部指导他们到背风处停留,并要求3人不时活动身体,保持热量。
在山下大本营救援成功后,队员拥抱庆祝 法制晚报记者付丁摄
照明灯辨方位发现被困者
“刚刚有灯光打到我们旁边的石头上了”,20日凌晨零点10分,手台里传出燕小六颤抖、微弱的声音,救援队员立即再次举起照明设备,几道白光在黑黢黢的山上来回晃动。现场指挥员要求被困者将自己的照明设备打向夜空,以方便搜救队员寻找。
夜晚的野外对距离的判断很容易有误差,经过几轮灯光确认位置、反复调整救援线路,救援人员接近了三人被困的方位。
“我看到你们的灯光了,就在我的正下方”,很快,手台再度响起,此时的燕小六声音更加含糊,却依稀可以听见牙关打颤的声音,“我们不需要担架,只要喝热水”。
“小六,别着急,我们给你带了一暖瓶的热水,你坚持一下。”救援队员闻声,一边计划营救路线,一边高声安慰被困人员。几番对话后,被困者恢复了安静。
“远山”分析,燕小六和救援队员经验丰富,对西灵山路线比较熟悉,因此确认位置后应能很快接应上。
凌晨2点14分,救援小队终于确知三人被困的方位。但拦在他们之间的是一片断崖,从西面上山几乎不可能。众人只能绕到山的东面,翻过一道垭口,下到三人所在的避风斜坡处。
“当时天黑路险,又遇到断崖,无法快速找到上山的捷径,耽误了不少时间。”民警小魏说。
“民警刚接到我们了!”凌晨2点20分,数十部手持电台中同时响起领队燕小六的声音。
搜救队员找到被困者后把随身携带的所有御寒衣物都披在他们身上,还带来了最急需的一壶热水———在山上近10小时,三人几乎滴水未进,全身冻僵,又冷又渴。
凌晨上山路难走,救援车一边垫道,一边前行
法制晚报记者付丁摄
众人搀扶安全走出深山
在短暂停留了几分钟后,救援队员开始搀扶着被困人员朝山下走去。但一个小时过后,山下大本营内的欢笑声,却再次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断。“他们的手台都没电了,与我们失去了联系。”指挥部的救援人员说。
为了保证3名驴友的安全,指挥部的救援人员迅速根据其下山路线,赶到沿途的一间废弃房屋,用木柴燃起篝火,将此作为中转站。20日清晨6点多,在一组救援人员的搀扶下,3名驴友步履蹒跚地来到木屋进行短暂的休息。
20日上午9点半,在被困17个小时后,3名驴友成功走出深山。他们来到大本营后,不少救援人员随即送上温暖的拥抱。3名驴友身体情况良好,只是在深夜下山时,因山中布满了没膝的积雪,裤子已被树枝、石块划破,腿部出现擦伤。随后,3名驴友与救援人员一起乘车返京。
亲历者讲述:被困后曾一度绝望
在随后的采访中,被困3人中的女队员“关卡”称,此次穿越本是为看西灵山的雪。她回忆,被困后自己曾一度绝望。
被困后,3人相互鼓励,“燕小六”还讲起以往攀爬遇困获救的经历给两人打气。他们全部的食物只有几块巧克力等。3人隔几个小时分着吃一点,躲到一个大石头下避风。山下救援队一直通过手台给3人鼓劲,“感觉有人在救我们,获救是早晚的事。”“关卡”说。凌晨2时20分,救援队员陆陆续续赶到,3人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12月20日上午,孔涧公安检查站里,燕小六臀部、小腿等部位都因擦伤出现大片淤青。“这次真悬!”他小声嘀咕着。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