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群牛山上放养7年成“野牛”

这群“野牛”只能远望,不可近捕。

      本报讯(记者 朱许龙)“养了50多头水牛现在变成‘野牛’ 了,白天上山吃草,晚上回万绿湖边休息, 人靠近牛群十米左右,就会遭到头牛的攻击。”牛场主肖新兴无奈地向记者说道。据了解,肖新兴2000 年4 月份在东源县新港镇青溪村兴建了养殖场,开始了养牛生涯。一想到这群膘肥体壮的牛,肖新兴非常郁闷。肖新兴表示,希望社会上的 “高人”能够帮帮他,把这一群牛给抓住。

贷款养牛欲致富

      十几年前,初中毕业的肖新兴,虽然成绩优异,但因家庭贫困不得已放弃学业。务工过程中, 看到亲戚通过养牛赚到了钱,便萌发了回乡养牛的想法。当地政府部门知道后,积极帮他联系,从银行贷得4 万元资金, 2000 年4 月,他在东源县新港镇青溪村建起养殖场, 开始养牛之路。

      刚开始购买了20 头小水牛,之后几年,又陆续添加40 多头小牛。2005 年,看着第一批小牛已经长成大水牛了,白天带领小水牛到山边吃草,晚上六点左右,带着小水牛回到养殖场附近的万绿湖边休息。这一发现让肖新兴非常高兴, 有了大水牛的“ 照顾”,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来管理牛群了,从那以后,肖新兴便很少去管理自己的牛群了。

      据肖新兴介绍,2007 年6 月份,银行贷款到期,自己组织村民开始抓牛,没想到这一抓把牛给吓跑到山中,连晚上也难见到牛群了。

山中半月成野牛

      过了半个月,肖新兴的牛群才慢慢地回到湖边,不过人还是不能靠近,只要人一靠近牛群,牛群立即跑进山中。

      2008 年3 月,肖新兴又找当地村民抓了几次牛,但每次都空手而归。最后, 肖新兴没有办法,只好组织村民对牛群进行围捉,在这次围捉中,小水牛吓得落荒而逃,而体型彪悍的大水牛们却并不买账,不仅没有逃走,而且转身过来一副“我不怕”的模样。就在村民们准备用绳索套住大水牛时,出乎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大水牛们集体向村民冲撞过来,幸好绳索预留得够长,村民们才有幸逃脱。

      此后,牛群再也不怕人了,一旦有人靠近牛群十米左右,那几头大水牛就会立即向人冲过来。肖新兴再也不敢叫人来捉牛了。

何时等得牛儿归

      14 日上午10 时,记者来到青溪村,在肖新兴的养殖场里一头牛也没有看到, 肖新兴告诉记者,现在牛都在山中,要等到晚上六点多钟才有可能回到养殖场附近的万绿湖边休息。为了证实自己所说,肖新兴带领记者上山寻找牛群。据回忆,他曾在山中见过牛群, 而且几次看见牛群时,都在山中的溪流附近。最近的一次在山中见到牛群是在几个月前,当时,也只是远远见到牛的背影。

      记者一行5 人沿着山上的溪流溯溪而上,经过2 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后,记者来到水源的尽头,却仍未见到牛群的痕迹。据肖新兴介绍,2000 年开始饲养这群牛时,牛只在山下转,不会上山吃草。可能是自由放养时间太长,加上一次次强行抓牛行动,最后牛为了自保,才变得主动攻击人了。

      据了解,几天前银行又来催讨肖新兴的贷款。肖新兴说: “这几天为了还贷的事情,都愁眉苦脸了好几天,家里没经济能力来偿还银行贷款,虽然有一群牛在山上,但银行的人也不敢要这群牛呀!现在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让社会上的捉牛高手知道这儿有群牛很厉害,帮我把这群牛给制服,然后尽快把银行贷款还上。”






上一篇:“高交会”昨天在深圳开幕 我市展出的绿茶含片受热捧
下一篇:我市90余处文化旧(遗)址需修缮保护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