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旅游 > 阅读新闻

“成都第一峰”苗基岭最新精确高度:5353米

  相比之前所测高度“矮”了11米,专家称是测量技术更先进更精确

  2009年10月9日,一支由专业登山队员、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专家等70余人组成的科考队伍,在本报著名登山记者刘建的带领下,向成都最高峰——西岭雪山的主峰苗基岭(又名大雪塘)进发。他们此行的目的,除了对西岭雪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科考,还将首次实地测绘苗基岭精确海拔高度。昨天上午,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揭晓了苗基岭的精确高度——5353米。

  GPS测量 苗基岭“矮”了11米

  2009年10月14日下午4点,历时12天的艰苦探测,科考队员成功登顶苗基岭,测量工作成功进行。此后,复杂的数据计算分析工作一直持续了近5个月。

  为了得出更精确的权威数据,这次测量一改从前航拍测试的方法,采用了经典测量与卫星GPS测量结合的技术方案,把水准测量数据、重力测量数据、卫星观测数据和其他所有测量数据放在数据中心进行处理,由专家进行评估,最终得出了苗基岭的精确高度。

  相比之前所测高度5364米,此次的高度大约降了11米。对此,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邹仁君说,这并不代表苗基岭矮了,仅仅是此次所用的GPS测量方法比之前的航拍更加精确,测量技术、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更加先进。


测绘人员在苗基岭作记录

  任务艰巨 多亏登山队员帮忙

  “当时确实很困难,只有省登山协会的3名队员登上了峰顶,完成了测量任务。”提起几个月前在苗基岭的测绘工作,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鲁勇至今还对自己没能登顶感到惋惜。

  对苗基岭的勘测,是鲁勇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登山,他目睹了云山云海的奇观以及雪豹、羚羊等珍稀物种的身影,体会到登山的艰辛和测绘任务的艰巨。“在山上最困难的就是找不到方向。”鲁勇说,他们的住宿地隔观察地不到1公里,一般情况十来分钟就可以走下来,但在测量中,这段路需要走2个多小时。为了便于数据收集和整理,队伍在山下、突击营地以及山上各设了3个点,由突击营地接收山上的相关数据再传到山下进行收集整理。最终,3名登山队员和4名测绘队员共同完成了测绘任务。

  测绘变迁 从50米钢尺到GPS

  成都勘察测绘院的主任工程师王继斌从业22年,参加了数千次的测绘任务。他说,“我们刚工作的时候用的是七八斤重的50米钢尺测绘,量的距离短不说,而且容易损坏,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七八个人,而现在的GPS只要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精度也远远高于钢尺。”王继斌说,目前测绘院正在对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展楼进行测绘工作,新航展楼在西南排名第一,是最大的单体建筑,精度要求非常高,对它的测绘采用的都是与国际同步的测量仪器。



相关热词搜索:旅游


上一篇:新疆鄯善“沙漠之春”探险旅游摄影节即将开幕
下一篇:资深探险专家纠错 “亚马逊”应为“亚马孙”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