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锁厦门最高峰 16游客被困同安云顶山5小时
【事件】
时间是15日0点1分。
童童(化名)可能没想到,自己的8岁生日,会在同安云顶山的荇后村里喝着姜茶度过--在此之前,她和其他15人,在云顶山及附近山头上迷失了五个半小时。
这是一场艰苦的寻找。大雾笼山,能见度不到2米;夜色降临,伸手几乎不见五指;信号太差,手机通话时断时续……
汪前村村民、厦门北极星救援队、汀溪派出所民警,还有两名记者,都参与这次搜山救援。14日晚11点,确切消息传来:16人都已经找到,平安;15日零点,他们全都喝上了热乎乎的红糖姜汤和稀饭。随后,他们会通过手电和村民的指引,下山。
结果很完满,但在厦门最高峰上发生的搜寻,着实是一波三折。
10:30-17:30 他们还没下山
这49人在网上约好,这个周日,到云顶山上看杜鹃。包了一部旅游车,他们如期到达目的地。
14日10点30分上山时,云顶山上已经有雾。49人爬山,走着走着,慢慢分成3批。
体力相对较好的两批人,14日下午5点30分都到了山脚。但左等右等,还不见第三批人下山--他们大多是女性,其中还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
17:30-18:00 山上山下失去联系
一开始,大家都还不太着急--依据是:那群人里有领队,经验很丰富,应该没什么问题。他们甚至还给山上打电话:“底下有水煮活鱼,再不下来吃,就没了。”话里都是打趣、开玩笑的口气。
但当雾气开始变得遮蔽视线的时候,山下大伙的心开始绷紧了。
“天色暗了,如果你们有上来接应,要带手电。”手机信号变得断续,声音也有点发虚,“我们看不见了。”
接着,天色暗了,失去联系。
18:30-19:30 寻路下山却误走向南安
手机打不通。
山下的33人急了,就近到汪前村里找村民帮忙;同时,山上的16人也在四处找信号,最终成功向110打出了文初的那个求救电话。
救援拉开大幕。
汀溪派出所的民警出动,和汪前村两名熟悉山路的村民一起上山找人;而110也联系了厦门北极星救援队,迅速到场。车辆只能开到海拔800多米的高处,救援队员下车,徒步上山搜寻--两路人马,在厦门最高峰上四处寻找。
能见度越来越低,只有2米。
另一边,16人试图找路下山,一位女士说,走着走着,都没路了,只能看到很多的茶树和溪水,完全不知身处何方。事实上,他们往着反方向的南安那里走去。
救援队与被救援者,似乎渐行渐远。
19:30-20:30 隔着峡谷“听”到走失游客
幸好,救援队的脚步更快,他们追上了。
先是北极星救援队“听”到了这16人。一名队员说,大概晚上8点30分左右,他们听见有些嘈杂的声音,“像是很多人。”山上风声太大,无法判别位置,他们四处张望,发现不远处有光--手机屏幕的光。
基本确定了16人的位置,但却隔着一道峡谷,无法逾越。
20:30-21:44 16人全部找着了
事实上,接近晚上9点的时候,两个在山里搜寻的村民,离这16人已经很近了。
他们一直在没有路的山上走,翻越了两个大山头,大声叫喊,却都没有得到回应。
最后,他们停在一个小山包的底下,继续叫,还是没有回应。不死心的村民爬上那个小山包,把手圈成喇叭状大声喊:“有人吗?”这次终于有回音了!
后来才知道,村民和这16人其实相隔不到100米,只是因为中间隔着那个不高的小山包,阻断了声音。
时间是晚上9点44分,16人都找到了,平安无事。
21:44-23:00 记者打强光灯确认位置
2个村民,加16人--18人手里只有3盏强光灯,在漆黑的雾里,很容易走丢。需要增援!另外两名村民,北极星救援队员阿哲,还有记者,带着强光灯上路了。
尽管与16人汇合的2名村民说,他们就在云顶山的顶峰,但增援队却一直找不到。事后才弄清楚,他们当时其实是在往南安方向的侧峰上,已经又走过了4个山头--按照距离算,16人找路下山的过程中,已经再爬了一次云顶山。
彼此呼喊,却无法确定位置。记者和阿哲一起拿起强光灯,向着天空闪烁。以光为路标,两路人一路叫喊。晚上11点,他们终于汇合了。
救援成功! 23:00-00:30
开始护送游客下山
山上低温,加上风大,16人有些冷了。
汀溪派出所的民警带着所有人到了最近的荇后村--在一家农户里,他们在迷失了五个半小时后,喝上了热乎乎的红糖姜汤,还有稀饭。喝姜汤时,童童过完了自己的8岁生日,她似乎对此一点都不介怀,和大伙玩得很开心。
山下的伙伴们,也一直都没有离开。“来是一起来,走当然也一起走。”丁先生和其他同伴等在山下,听到16人平安的消息,才长长地出了口气。司机袁师傅也一起等到了半夜,他没有怨言,反而把自己备的吃食都分给了大伙。
截至记者15日1点发稿时,16名村民正在民警和北极星救援队员的护送下,用强光灯开路,徒步下山。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