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绘宏图生态崛起 谋发展共克时艰

      今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金融风暴,连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和《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展机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依托珠三角、服务珠三角、融入珠三角”的发展战略和“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发展方针,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群,心齐实干,开拓创新,认真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大力实施“生态崛起”战略,采取了建设“十大重点工程”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连平县委书记罗小聪

连平县县长钟明

经济亮点逐个数

      2004、2005年连续两年财政综合增长率居全省第一。
      2005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强县,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2006、2007年经济增长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2008年,全县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7.96亿元,同比增长10.3%;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在全市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9亿元,同比增长16.1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13.7%;国、地两税完成税收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23.9%。
      2009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2.67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1.5%;实现本级财政预算收入1.87亿元,增长7.1%;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3亿元,增长4.3%。经济运行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连平殊荣榜

        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
    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
    中国鹰嘴蜜桃之乡
    广东省生态县
    广东省卫生城镇
    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广东省双拥模范县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全省首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县
    广东省首批文明县城
    首批全国文明县城

十大重点工程

城镇建设工程
园区建设工程
交通建设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生态建设工程
中小企业发展工程
旅游开发工程
特色农业发展工程
民生保障工程和消费拉动工程

      2009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2.67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1.5%;实现本级财政预算收入1.87亿元,增长7.1%;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3亿元,增长4.3%。经济运行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访谈】

连平县委书记  罗小聪

创立新思路 促发展转型

      2009年,在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财税增长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使多年来在高位运行的连平经济保持高增长,是摆在连平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任务。


      如何克服困难保增长?作为全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县,连平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机遇,首先是创新发展思路,促进发展转型。作为全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县,连平在去年底开始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根据连平生态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工业潜力巨大,人民群众对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加快发展也充满期待等特点,努力在创新科学发展理念、探索科学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成效上走在前面,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连平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在去年12月召开的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连平提出了实现“生态崛起”的发展思路,即突出发展与生态两大主题,积极实施高速公路、工业园区、优势资源三大带动战略,全力推进“以生态为根本、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商旅为推动、以科教为先导”五大举措,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家园、实现“生态崛起”,建设文明富裕绿色新连平,争当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涉及项目66个,拉动投资达20个亿以上,全县经济在第二季度实现止跌反弹,实现了GDP、 财政收入、工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拉动“五个稳步增长”。


      再次是加快产业转移,促进结构调整。连平坚定不移走“园区式、用地省、污染少、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落实“双转移”措施,努力克服在资金、用地、招商等方面的困难,大大加快了园区经济发展。
      此外,连平县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生改善。在财税增收放缓的形势下,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激发队伍活力,促进作风转变。坚持以绩为准的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创新,切实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今后,连平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做到坚持高速公路、工业园区、优势资源“三大带动”,提升发展后劲;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发展优势;坚持发展惠民,提升民生质量;坚持维护稳定,提升和谐水平;坚持加强党建,提升保障能力“五坚持五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访谈】

连平县县长  钟明

抢抓新机遇 促进大发展

      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努力下,连平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虽然金融风暴仍然对连平的经济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但也存在很多有利的条件。
      从当前国内、省内形势来看,中央、省政府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已初现成效,经济转入平稳增长拐点,国民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从河源发展新定位来看,河源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河源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现代产业体系已成雏形,发展氛围更加浓厚,总体形势对连平十分有利。从连平发展趋势来看,下半年大广高速公路和一大批重点项目动工建设,工业园区新增项目日趋增多,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经济发展将呈现众多新亮点。随着经济升温,社会对原材料的需求加大,矿产资源价格正逐步上扬,这有利于连平发挥资源优势,增创利税。
      总体来说,连平在金融危机前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为了确保完成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树立信心促发展。结合连平实际,我们一定要抓住“三大机遇”。
      一是紧紧抓住国家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机遇。要按照县政府4月召开的项目工作专题会议部署,深入研究政策,把握方向,全力争取国家、省支持的项目,确保今年在交通、电力、农田、水利、教育、国土等领域有6到7亿元的资金投入,拉动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
      二是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机遇,加快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想方设法盘活国有资产,争取下半年筹措2亿元资金,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制约问题。
      三是要紧紧抓住省加快实施“双转移”政策和《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纲要》的重要机遇,力促三条过境高速公路提前建设,打造连平“六省通衢”的区位优势,依托珠三角、融入珠三角、服务珠三角,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用工需求量大的新兴企业,淘汰一批科技水平低、效益低、竞争力低的“三低”企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夯实“生态崛起”基础。
      如果连平能够牢牢地把握这三大机遇,做好强化机遇意识,树立信心促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内需促增长;加快园区建设,提升效益优发展;加快资源利用,调整结构扩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改善“三农”促增收;加强财税建设,增收节支保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改善民生保稳定这七项工作,就能够在经济建设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上一篇:市农业银行与市民营企业共发展
下一篇:完善功能服务好 精心运作亮点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