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功能服务好 精心运作亮点多
为进一步做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作,今年以来,连平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快生态工业园、忠信工业邨、石龙工业邨的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电网、排污管网、污水处理厂、技工培训学校等配套设施。
2009年1-9月,该县财政投入生态工业园建设资金达2500万元,入园企业累计投入约1.3亿元;石龙工业邨及忠信工业邨的入园企业投入约600万元。“一园两邨”工业发展新格局形成的同时,该县还启动了隆街、溪山交界新工业园区的规划测设工作,连平,正朝着“工业强县”的目标阔步前行。
工业大道。
完善设施
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近年来,连平县紧紧抓住全省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借外发展”战略,围绕打造“生态、效益、环保、产业转移及村镇共建”工业园区的目标,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自2005年开发建设生态工业园以来,连平县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城”的目标,共筹集近4亿元资金全面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以及商业设施的配套建设。目前园区供水、供电、排污以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服务办公大楼、办证大厅、金融、医院、学校、市场、商场、酒店等功能配套网点加快完善,物流、营销、信息等市场要素逐步配套。
今年该县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资金,重点推进了生态工业园共建小区电网、水网建设及商业小区路网建设,完善了园区的绿化、道路配套工程,工业园11万伏变电站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建设工程顺利推进。目前首期4.3平方公里已基本完成配套,布满项目。忠信工业邨总规划1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0.8平方公里,水、电、路及绿化等基本配套完善。
为提高园区效益,连平县还进一步促进园区扩容,县财政2009年投入1500万元,有效地理顺了生态用地关系,拿到了生态工业园区二期新增用地1000亩,并启动了二期土方平整工程,可新增园区用地近1000亩。
连平县生态工业园长荣电子塑胶厂生产车间。
招商引资
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环境
在抓好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连平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也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并严格按照园区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为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2009年以来,该县大力开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政务环境。为推动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制定完善了相关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了《连平县鼓励外来投资优惠办法》、《连平县招商引资奖励试行办法》、《连平县鼓励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优惠办法》等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财政奖励、规费减免、企业保护、基础设施保障等多方面给予项目最大限度的优惠和扶持,较好地吸引了项目入园。
连平的努力有了良好成效。1-10月,全县新增签约落户园区项目10宗,其中落户生态工业园6宗,落户石龙工业邨3宗。恒辉商业、大一品科技、富林纤维、鑫福建材等4个重点项目的总合同投资额为7亿元。此外,连平督促项目履约、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及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一园两邨”入户项目总数达到63个,其中投产项目32个,竣工项目14个,在建项目16个,实际到位资金18.8亿元,逐步形成了电子机械和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一批入园项目如长荣电子塑胶、创普科技、东野吉田、杨氏果业、龙华食品、大一品油茶加工、中粮加工等,具有规模较大、拉动能力较强、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上半年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25.31亿元,同比增长13.1%。
园区绿化。
园区亮点
生态优势吸引广大投资者
连平生态工业园在建园之初,便借鉴珠三角发展园区的成功经验,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较好解决了用水、用地和建设问题。一是通过出让供水经营权的办法,引进民营企业在忠信镇建设自来水厂,将忠信镇桥南岗水库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园区,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二是依照法定程序,采取“三个一点”办法,即向省驻连平单位转让一点土地,向县直单位收回一点闲置土地,向农民征用一点荒山地,从而基本解决了园区开发用地问题。三是为实现产业转移园区“快成规模,快见效益”的目标,连平通过激励政策动员县直部门、乡镇到园区建厂房出租或与外商合作共建厂房,充分体现了“共建工业园”特点。四是利用市场融资手段,快速推进了商业配套建设。
在园区招商引资方面连平采取了小分队招商、网上招商、项目招商、会展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招商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准确定位,因地制宜,突出本地园区招商的特色和优势,有的放矢地引进招商项目。为做好产业转移园招商引资工作,县委县政府提供“一条龙”、“保姆式”和“一站式”服务,在用水、用电、用地方面给予最大优惠。同时,招商引资小分队主动出击,全力接纳港、澳、台及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一批低污染、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税收多的项目。
在产业转移园开发过程中,连平借鉴兄弟市县园区的成功经验,牢固树立经营园区的理念,按照“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目标,通过“边开发边建设,边配套边招商”思路,在园区建设达到一定规模的阶段,充分利用商业配套及入园项目多、人气旺等优势,带动商业用地及物业的迅速升值,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筹集资金投入园区新一轮的开发建设,做到开发一片成功一片,引进一批产生效益一批,逐步扩大园区规模,最终实现以园养园、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目标。
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连平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切实将生态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山体、河流、湖泊和植被。此外,连平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于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要求,未能达标排放,未能通过环评的项目,一律不准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生态工业园建成以来,拒绝污染项目进入园区达100多宗。
上一篇:绘宏图生态崛起 谋发展共克时艰
下一篇:工业生态齐驱 古色新潮辉映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