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生态崛起:唱响山区发展的绿色之歌

要使连平经济有新突破,就必须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生态崛起”

三月桃花引客来

第一章(主旋律)

     山区突围——走生态崛起之路

      连平县地处九连山区,受多方因素影响,其经济实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连平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广东省十六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但是,连绵起伏的九连山又是大自然馈赠给九连人民最好的礼物。在这里,林木茂盛,河流众多,地形地貌奇异独特,动植物种类繁多,水力、矿产、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土壤、水质、空气几乎没有受到污染。
      守着这样一个生态宝库,作为一个被列入省生态发展区的山区县,该怎样破除发展瓶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连平县选择的是一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崛起!

坚持:主打“生态牌”

      早在2000年,连平县就提出了“建设生态县,发展生态经济”的决定,提出“生态强县、绿色兴县、旅游旺县”的发展思路。2001年,该县又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自此,连平县开始“咬定”生态探索山区发展的新模式,走上了以“建设生态工程、兴办生态产业、推广生态模式、创立生态品牌、发展生态经济、倡导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发展之路。
      从2002年到2008年,该县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0.54亿元,生态产业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
      这期间,连平县先后被命名为“广东省生态县”、“广东省卫生城镇”、“广东省文明县(城)”、“中国鹰嘴蜜桃之乡”等称号,今年初又摘下了“全国文明县城”的牌子。全县生态建设呈现出了“四大模式”:“东蒜、西米、南菜、北果、高山茶”的生态农业模式;“园区式、低污染、好效益”的生态工业模式;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自然景观与客家民俗融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模式。
      通过主打“生态牌”,连平县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形成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良性循环格局。

突破:走“生态崛起”之路

      2008年底,连平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提出了要使连平经济有新突破,就必须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生态崛起”。
      走“生态崛起”之路,是连平县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审时度势,科学分析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后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
      首先,从经济结构上来看,连平县内源型经济发展较好,外向型企业尚未成为该县经济增长主体,绝大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刚性需求和日常需求,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较小。从发展进程上来看,连平县虽然处于后发状态,但经过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该县不但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更形成了广大干部群众心齐实干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此外,连平县位于新丰江上游,是我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一方面,保护生态是该县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其生态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先天条件,而且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具有走园区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后发优势,群众对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加快发展充满期待。而随着“三纵一横”高速路网的逐步形成,连平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新型产业前景无限。
由于处于我省生态发展区,连平县要实现率先崛起目标,要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就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崛起”之路。

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该县提出,生态崛起,就是破除传统工业化迷信,超越传统工业化路径,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态文化为灵魂,以生态经济为重点,以促进和谐为目标,通过构建低消耗低污染的生产体系、科学消费的生活体系和持续循环的资源环境体系,最大限度地释放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最大限度地聚集优化生产要素与发展资本,推动经济在青山绿水中崛起,实现生态与发展相促进、经济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
      连平县委书记罗小聪说,“生态崛起”是加快发展的创新之路,它既可避免先发地区“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和“边治理边污染”的发展困局,又可借鉴先发地区科学发展的先进经验,做到在保护中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生态资源;“生态崛起”是加快发展的可行之路,它依托和适度开发生态资源,形成富有特色的生态产业,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增长;“生态崛起”是加快发展的光明之路,当今世界资源日益稀缺,守住“绿水青山”,必有“金山银山”。
      这个发展思路,得到了市委的肯定,在连平县产业转移园绿色食品产业区挂牌仪式上,市委书记陈建华欣然题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二章(宏音)

     壮大绿色GDP

生态工业:绿色食品成主导产业之一

      自去年12月29日起,连平县生态工业园就有了个新牌子: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区。县委书记罗小聪高兴地说,绿色食品产业区将成为连平发展生态工业、推动“生态崛起”的主战场。
      既然是“主战场”,该县在生态工业的发展上自然投下了“重兵”。一方面,该县抓好生态工业园总体规划,在完善一期工程建设、加快二期工程1500亩用地开发的同时,继续按照“镇村共建、园区协调、政府扶持、整体推进”的原则,有序推进园区开发,加快实现“产业兴园、工业建城”目标;另一方面,该县加大了对园区的投入。今年1-9月,该县财政投入园区建设资金2500万元,入园企业累计投入约1.3亿元。
      在招商引资上,绿色食品产业成为重心之一。该县积极扶持九连山药业、九连山饮用水厂等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快新产品研发、拓展市场,形成了“九连山泉”、“克痒敏醑”、“九连山板蓝根颗粒”等一批特色生态环保型工业产业品牌,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而在绿色食品产业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以龙华食品、中粮加工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逐渐把园区打造成了珠三角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生态农业:形成“东蒜、西米、南菜、北果、高山茶”格局

      近年来,连平县以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契机,加强了生态规划和建设,以无公害种养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打响 “九连山”生态品牌。
      该县按照 “东蒜、西米、南菜、北果、高山茶”的生态农业格局,大力抓好蔬菜、茶叶、禽畜、水产、用材林、优质米、水果、生猪等十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一镇一品”、“数镇一品”项目,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田园风光型农业等特色生态农业,建设了大湖镇马鞍塘万亩农业基地、上坪镇中村万亩水蜜桃基地和内莞镇田园风光观光农业基地等绿色食品基地。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创办大型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 “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同时,该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优化种植品种结构,进一步健全农科推广网络,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了农业标准化基地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九连山精米”、“忠信花生”、“河源火蒜”、“鹰嘴蜜桃”、“连溪绿茶”、“河角坪蔬菜”等一系列生态农业品牌。

生态旅游:自然景观与客家民俗融为一体

      “生态连平、绿色家园”既是连平县的生态品牌,也是该县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为打造好这张名片,该县在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时,注重将自然景观与自身历史文化、客家民俗融为一体。
      近年来,该县继续做好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功能区发展专项规划工作,开发出“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圣迹苍岩”、内莞“田园风光”、“客家围龙屋”、“红色革命老区游”等具有生态特色、民俗风情、文化蕴味的旅游景点,打造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山水园林式生态示范县。
      今年,该县扩大上坪桃园,加快圣迹苍岩、内莞田园风光、新河漂流、河头原始森林度假村建设,开发了陂头镇六祖悟禅地——燕岩寺文化旅游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积极打造“九连山生态旅游圈”,加强旅游品牌的宣传推荐,从而打造出“六祖遗迹、桃花情缘、森林休闲、客家村落”生态旅游新名片。

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走“生态崛起”之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就是其“路基”。因此,今年以来,该县积极采取措施,注重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今年,连平县大力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实施 “森林围城”和 “绿色通道”工程,着力抓好生态公益林、景观林、防火林带、商品林管护工作和低产林改造工作,以确保到2011年县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周边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进一步实施荒山绿化工程,深入实施林业生态文明“村村绿”工程,扩大城乡绿化规模。
      同时,该县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确保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5%;加快了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角、忠信污水处理厂及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建设步伐,力争在今年底投入运行;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力争在三年内创建生态镇3个、生态村20个;完善县城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整治城镇“六乱”;鼓励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争创“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县”。

第三章(亮音)

     生态建设亮点纷呈

亮点一:政府“搭台”果农“唱戏”  书记县长亲“助阵”

      好酒也怕巷子深,好桃也要勤吆喝。为推广连平“鹰嘴蜜桃”这个品牌,拓展其销售渠道,确保桃农增收,今年7月份,连平县委书记罗小聪、县长钟明等人当了回桃农,跑到东莞去吆喝“卖”桃。
      在河源,鹰嘴蜜桃“难卖”现象并不明显,但往年一般都是由外地商贩上门采购,或者桃农通过亲戚朋友等私人关系销售,销量不是很大,销售时间较长,整个销售环节显得比较被动。而随着鹰嘴蜜桃被列入国家东江上游特色水果带发展项目,该县鹰嘴蜜桃种植面积大增,今年达近5万亩,比去年增加1万多亩,其中挂果面积 2万多亩,产量2万多吨。如何拓展销售渠道,确保桃农增产增收?该县于是决定由政府“搭台”让果农“唱戏”,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客商建立稳定、畅达的销售渠道。
      这是该县首次外出举办品桃会,而有了县委书记、县长的助阵,不但桃子卖得快,该县还在品桃会上与当地的果业公司签订了3个有关鹰嘴蜜桃生产和购销的项目合约。

亮点二:打造专业镇  实现产业旺镇

      2009年8月, “万绿河源——高莞花生”正式出炉,这标志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莞花生创立了自主品牌。随后,继去年12月被评为市级专业技术创新试点镇后,高莞镇又被省科技厅批准成为了“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一年的时间里,高莞镇在打造花生、花木专业镇上实现了“两级跳”。
      高莞镇的花生、花木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连平县大力打造农业产业特色专业镇的一个缩影。
      发展专业镇是建设新农村的最佳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出路。近年来,连平县根据各镇经济发展实际和产业发展特点,引导各乡镇走特色产业集群的路子,逐步形成了“一镇一品”或“一镇数品”的发展格局,农业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像内莞极品三华李、上坪鹰嘴蜜桃、隆街沙田柚等农业特色品牌不仅成为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而且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品尝。
      今年以来,在现有专业镇的基础上,该县要求各镇要通过抓带动、抓品牌、抓加工、抓流通,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促进产业上档次、上台阶、上质量、上效益,把专业镇做大做强。此外,该县还选择有条件的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各镇选准品种和项目,通过抓特色、抓基地、抓龙头、抓规模,加快专业镇建设。
      现在,各镇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奔康的主导产业。以上坪镇为例,该镇是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它以鹰嘴蜜桃为特色产业,通过6年多的培育实施,打造了连平县第一个规模超过万亩、产值千万元且拥有专业协会、注册商标的水果产业基地。据了解,仅鹰嘴蜜桃的产业产值就占上坪镇全镇GDP的60%。

森林围城

蜜桃丰收

客家风情






上一篇:乡村画卷尽舒展 东江明珠绽异彩
下一篇:千年古县显英姿 科学发展铸辉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