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栽“梧桐” 热诚迎“凤凰”
河梅高速登云出口、205国道边,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的巨幅广告牌旁,一栋栋现代化建筑傲然挺立在这里,颇为引人注目。
但在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未平整、无人烟的丘陵山地。纵使一旁的205国道车来车往,这个名为“大坪山“的地方仍然鲜为人知。而如今,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正在这里崛起。
连接园区的高速公路 吴善明 摄
从荒山野岭到工业新城,大坪山的变迁正是龙川县发展的一个缩影。龙川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致力于“工业立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充分调动各级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园区经济。
园区建设现场。
金字招牌 致力打造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最佳平台
2008年11月,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顺利摘下“省级产业转移园”金字招牌。龙川县把该工业园区建设定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致力打造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最佳平台。
该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开发一块、配套一块、成效一块”的原则,立足两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力争把该工业园打造成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广东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2009年以来,该县集中人力、财力,加快推进园区道路、供电、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入1.9亿元,完成了首期4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整工作,园区道路、管网、供水、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为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该县还充分利用京九铁路编组站优势,在编组站以北地区规划控制建设20平方公里的幸福工业新城,并与深圳市宝安区签订了联合创建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园的合作协议,努力将该园打造成物流、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新城。
落户于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一角。
招商选资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营造投资环境
一是根据龙川的实际,做好工业园区规划。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既要考虑现状,又要着眼未来”的思路,根据龙川的资源分布、交通网络布局等因素,县委、县政府做出了整合县城周边镇的资源优势,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建成沿205国道,梅河、昆汕高速公路,京九、广梅汕铁路的工业走廊的总体规划方案。工业走廊由宝龙工业园、宝塘工业园、新城工业小区、枫深工业小区、航辉工业小区、梅村工业小区、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幸福工业园等园区组成,总体规划面积58.9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既要考虑现状,又要着眼未来。
二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园区的开发建设。为解决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资金问题,县委、县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共筹集建设资金2亿多元,有效地解决了宝龙、宝塘、梅村等园区及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征地拆迁、用地平整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2008年5月,省“双转移”工作会议后,该县筹集建设资金1亿多元,完成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征地拆迁3平方公里,并对新征的用地进行了平整,使该园区的开发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平方公里迅速拓展到目前的4平方公里。
三是大力完善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省“双转移”工作会议以来,该县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配套设施建设,修建了景旺大道和2公里长的宝通大道等一些通行道路,建成了园区内的主要排水排污沟渠,并对部分公共地带进行了绿化。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招商小分队、网上招商、会展招商等形式,吸引外来企业前来投资,力争把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引进园区,努力打造主导产业。
五是加大盘活闲置土地的力度,不断扩大工业用地的面积,努力提升工业项目的承接能力。通过盘活原县化工总厂、陶瓷厂、种鸡场、种猪场等一些破产企业的闲置土地,开发建设了宝塘工业园和梅村工业小区。这些园区的开发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工业用地日益紧缺的供需矛盾,有力地缓解了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
六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使硬件更“硬”的同时,龙川还使软件变得更“软”。该县着力抓好机关作风的建设,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爱商护商服务中心,各窗口单位出台了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制度,营造一流的安商护商环境。
龙川县精心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外来企业纷纷落户,落户的企业也不断增资扩产。据介绍,2009年1-10月,共有13个商务考察团到该县考察,达成投资意向18宗。7月,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完成增资5000万港币扩产;威达绝缘材料厂、南发织造厂、帝闻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正在增资扩产。
落户龙川宝塘工业园的南发织造厂电脑纺织车间。
劳动就业 精心打造劳动力转移平台
龙川县有劳动力近36万人,其中外出务工约17万人,仍有富余劳动力10多万人。2009年,该县充分利用县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人力资源培训基地等平台,扎实做好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为落户企业提供了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同时,该县还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用工招聘会,推动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
2009年10月20日,龙川县与深圳市宝安区成功举办劳务合作招聘会,并与深圳市宝安区签订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议。招聘会当日,该县2950人进场应聘,1002人达成用工意向,其中深圳企业用工593人,本县企业用工409人。
这是该县今年来第二次成功与深圳市联手举办劳务合作招聘会。5月27日,该县与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了深圳·龙川劳务合作招聘会,进场参加应聘的达4760人,达成用工意向1445人。
据了解,为协助落户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帮助城乡富余劳动力顺利就业,推动劳动力转移,该县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外出打工者返乡的机会举办好各种形式的用工招聘会,并与深圳等珠三角地区联手举办劳务合作招聘会,努力为该县的富余劳动力寻求就业机会。
上一篇:千年古县显英姿 科学发展铸辉煌
下一篇:古邑人文依旧是 新城景物焕然新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