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铺出康庄道 孤岛架通幸福桥
“为何龙川有了铁路、国道,还有高速,而紫金只能望而羡叹?”
2006年7月,紫金网友“笠麻客”不无落寞地在当地一论坛发帖提出这一疑问。彼时,紫金是河源五县一区中唯一一个境内既无铁路又没有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县区。
如今,3年过去了,河紫高速公路开工在即,曾经的交通孤岛,开始突围了。
临江东江大桥将进一步凸显临江工业园的区位优势
规划建设中的河紫高速公路。
僻静角落 紫金人16年的梦想即将成真
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紫金县的交通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境况——紫金县是全市唯一没有国道、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铁路的县。藏在僻静角落里的紫金,成了“交通死角”。
而这,严重阻碍了紫金县对外经济交流,紫金的区位劣势明显,竞争力弱化,招商引资难以上规模、上档次,经济发展速度与周边县区相比差距逐步拉大,群众收入一直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
紫金县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快速脱贫致富的梦想。他们说,路修好了,紫金丰富的矿产资源就会通过大动脉更加便捷地运往全国各地;路修好了,紫金色泽艳丽、酸甜适度的春甜桔就会通过大动脉行销全国;路修好了,紫金人民就能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早在1993年,原省委书记谢非同志到紫金县考察工作时,当时的县委领导就向谢非同志反映了紫金县广大干部群众要求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的强烈愿望。在随后的工作中,虽然各方面都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建设高速公路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紫金人民没有放弃。在谢非同志考察紫金县16年后的今天,在新一届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努力下,全县80多万人民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喜庆村道硬底化。
孤岛突围 紫金也离富裕之门不远了
2007年5月10日,对于紫金县80多万父老乡亲来说,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新上任的市委书记陈建华到该县调研时表示,紫金人民梦寐以求的河紫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建设了。这个令人欢欣鼓舞的喜讯,让紫金县人民为之振奋,在紫金县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外出乡贤纷纷来电询问这一特大喜讯。
河紫高速的建成通车,将使“交通孤岛”的紫金实现“华丽转身”。紫金也离富裕之门不远了。河紫高速的建设,将为紫金栽好“大榕树”、“梧桐树”提供重要保证。河紫高速将是紫金经济的起飞之路和紫金人民的致富之路。
据悉,河紫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的三横五纵的第二横线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的一段,规划于明年动工建设。河紫高速公路将途经紫金县古竹、义容、九和、瓦溪、乌石、水墩等镇。
今年,中央、省、 市采取了一系列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措施,尤其是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重点优先投入,交通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高潮,该县交通部门将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早日使紫金由 “交通孤岛”变为 “交通要冲”。
截至目前,河紫高速公路已确定业主并进入施工测试阶段,与此同时,途经紫金境内的惠河轻轨项目和省道S340中石线义容至合水段改造工程也已立项,多条省道部分路线和路段也正在改造中或已完成改造;此外,古竹东江大桥修复通车。
2009年,紫金预计投入4000多万元,力争完成环市公路紫金段建设,打通紫金县北面出口。
环市路建设工程是我市重点推进的交通建设工程,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环市路紫金段全长9.6公里,其中包括长506米的挡风坳隧道建设、长120米的散滩大桥建设,建设工期16个月,工程于去年6月中旬动工。加上总投资达3500万元的县道下吉线、板茅线、合洋线、九龙线总共40公里县道路面改造工程,据悉,该县今年将投资8000多万元用于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2009年,紫金县投入200多万元兴建100个候车亭,以实现“每村一候车亭”的目标。目前,紫金县已改建了9个农村客运站(点)和118个候车亭。在今年的客运站(点)建设方面,紫金县结合镇、村布局,按照经济实用、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出行的原则合理规划。
2010年,在力保河紫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的同时,紫金县还将做好惠河轻轨和龙川至汕尾铁路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临江东环路口至高望路段改造立项和省道S120广下线县城至好义杉树凹段升级改造立项;完成省道S340中石线义容至合水段和S243蓝多线(越王山旅游公路)路面改造,加快县道部分路段的路面改造,实现县道水泥路面率90%以上。
紫金境内公路实景。
破壁之后 紫金地区生产总值将达50亿元
多年来,交通滞后一直是制约紫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河紫高速公路是紫金县80多万人民多年的梦想,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有专家预测,河紫高速公路是支撑紫金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成后不仅全面提升了该县的社会知名度,改善了投资硬环境,而且将促进紫金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河紫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建成后的河紫高速公路将成为紫金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器”,将在全县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高速公路沿线极可能成为工业升级和产业集聚的黄金地段。
第二,河紫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为该县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便利、快捷的现代运输条件,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将缩短农产品的储运时间、促进农副产品的及时流通、加速农业信息的交流和市场供需之间的衔接,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
第三,河紫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将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托,从而改变紫金的城镇体系格局。
第四,快速度、大负荷、远辐射、高效益的优势,将极大地促进和带动紫金县物流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五,对紫金经济和社会事业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据了解,每1元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出接近3元,相应创造地区生产总值1元。按河紫高速公路65公里投资50亿元计算,可拉动社会总产出15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将达50亿元。
因此,建设河紫高速公路是促进紫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上一篇:双核驱动促效应 产业转移培热土
下一篇:惠农政策布春晖 支农措施润民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