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之西 新疆“死亡之谷”红其拉甫
相传在唐僧西天取经之前,曾有一个多达万人的商队因遇暴风雪而全部死亡。至今还有人孜孜不倦寻找那支商队丢弃的宝藏。里是中国最西的国土,红其拉甫的塔吉克人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古老而又传奇的山谷之中。
红其拉甫,维吾尔族语是“血沟”的意思,意为血流成河的山谷。不难想象,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争。每年10月下旬到来年4月中旬,足有半年是白雪皑皑的世界,夏季也是寒冷如冬。
红其拉甫“天上人家”
![]() |
红其拉甫的塔吉克姑娘 图片来源:环球网 |
这里平均海拔有4500多米,高处达到7000多米,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民族,被称为“天上人家”,有人这样描绘她“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塔吉克民族是中国唯的一个印欧人种,有着雅里安血统,高鼻、深目、宽宽的额头和洁白的皮肤(因为雪域高原上的强烈紫外线辐射,他们的皮肤看起来很粗糙)。走进红其拉甫,就好像到了“人间仙境”。漂亮的塔吉克服饰、热情好客的塔吉克礼节、美味的塔吉克饮食,无不让人感受到了塔吉克人的纯朴、善良、友好。
英勇的塔吉克族人,有一种传统的马上游戏——叼羊。如今,叼羊不仅是他们进行的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而且是一种力量和勇气的较量,马术和骑术的比赛。叼羊传情更是青年男女传情示爱的一种方式,叼羊场上,小伙子将所叼之羊压入胯下,在围观者热烈的欢呼和掌声中,绕场一周,然后将自己的胜利品,扬手丢在一位围观者的姑娘面前,以这种方式向女孩求爱。
![]() |
塔吉克族叼羊 图片来源:环球网 |
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民族以畜牧业为主,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生活,春天播种一些耐寒作物,初夏赶着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周而复始。
红其拉甫景点推荐:中巴国际7号界碑
![]() |
中巴国际7号界碑 图片来源:老花眼(搜狐博客) |
红其拉甫高达5300米,上面天气变化无常。红其拉甫口岸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国与西南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是以驻守在红其拉甫达坂的边防“前哨班”为原型拍摄的。中巴国际7号界碑知名度很高,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它的身影。在界碑附近还可以遇到巴基斯坦的士兵,对合影留念的请求他们都能友好地满足。
红其拉甫旅游实用攻略
![]() |
红其拉甫边疆风光 图片来源:老花眼(搜狐博客) |
最佳旅游季节:
由于气候原因,红其拉甫为季节性口岸,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对旅客开放,限旅游团组过境,零散旅客过境可延伸至11月30日。12月1日至翌年的4月30日,除中巴两国邮政、贸易和特许人员外,对其他旅客关闭。口岸为客、货两用口岸,目前以旅游团组过境为主。口岸开放期间,双方口岸间对开旅游班车。要去红其拉甫,还得在塔什库尔干办理去界碑的观光证(10元/人)。
交通:
红其拉甫距离乌鲁木齐1880公里,距离塔县145公里。喀什到塔县298公里需要4个半小时。塔县到口岸120公里需要2小时。喀什到塔什库尔干有班车来回,游客最好包车前往。
![]() |
红其拉甫的塔吉克族老人 图片来源:环球网 |
住宿:
可以在塔克拉玛干县城住一晚,当地宾馆条件比较简陋。
周边联游:
奥依塔克森林、卡拉库里湖、慕士塔格峰、石头城、公主堡
红其拉甫旅游线路推荐:
第一天:乌市--金沙滩--库尔勒 住:库尔勒
第二天:库尔勒--库车--天山大峡谷--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 住:库车
第三天:库车--阿克苏--阿图什--喀什 住:喀什
第四天:喀什--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口岸 住:口岸
第五天:口岸--卡拉库里湖--喀什 住:喀什
第六天:喀什--香妃墓--清真寺--大巴扎 住:喀什
第七天:喀什--库车 住:库车
第八天:库车/乌市
上一篇:四川瓦屋山迷魂凼 死亡纬度线上旅游禁区
下一篇:茨中 诸神和睦的“香格里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