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中 诸神和睦的“香格里拉”
在澜沧江梅里大峡谷里,有一条连接西藏与云南的古老的茶马古道。几百年前源于西藏的藏传佛教文化借助这条古道传入了云南的藏区后,梅里雪山便成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同胞们终生守望的神山……而在162年前在西藏地区传教受到了挫折,被驱逐出境的西方的传教士们也带着圣经和葡萄籽离开西藏后历尽艰辛,沿着横断山中的这条古道顺江而下,来到了梅里雪山脚下的藏区时,两种宗教便在这里不期而遇了,从此,这个村子的藏民们有的开始信仰天主教,有的仍然信仰自己的传统宗教——藏传佛教。
| |
茨中教堂 图片来源:搜狐社区 |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至今,这里的村民们虽然信仰不同,但他们都能和睦相处。有的人家娶媳妇,嫁女儿、建房盖屋等大事大家都会去尽力帮忙,将喜事办得圆满。天主教的教友去世了举办丧礼时,信仰藏传佛教的村民就来帮厨操办饭菜,接待客人;而信仰藏传佛教的村民去世,信奉天主教的村民除了去帮忙操办治丧的事情外,还到家里为死者按天主教礼仪念诵圣经,让逝者的灵魂顺利进入天堂……在生活上藏传佛教信徒可娶、可嫁给天主教信徒,而天主教的信徒也可娶、可嫁给佛教徒,娶进来的媳妇可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信仰,也可以改变自己的信仰;而出嫁的女儿也有保持或改变自己信仰的自由。如今,在一个大家庭里信多种教的也比比皆是。
今时的茨中,是一个代表着世外桃园的符号。她宁静地藏在大山的褶皱里,她的美多半缘于它的宁静,几个自然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坡四处,泉水顺着山势淙淙流下,缓坡处开垦出了片片的葡萄园,所有的藏式碉楼依山面水,炊烟袅袅。她有南方的水稻,有北方的柿子,有海边的棕榈,有江南的芭蕉,有高原的青稞酥油,也有欧洲的葡萄。高原、峡谷、大江、雪山,她全都有。各种文化与信仰带来的,有表层可见的变化,也有内里潜在的深远的影响。
| |
茨中宛如世外桃源 图片来源:搜狐社区 |
现在的教堂是茨中的中心位置,但周围的人家中只有三户天主教徒,众多教徒的家散落在澜沧江两岸各处,其余都信佛教及东巴教。甚至一家人都可以有不同的信仰,但是一个人不能同时信仰两个宗教。不同信仰的人和谐相处,婚丧嫁娶也不分教派。夫妻有时一块去进行宗教活动,一个转佛塔,一个去教堂做礼拜,完了就一起回家。
或许这里才是传说中香格里拉,它不在中甸、丽江、稻城或者尼泊尔、印度,甚至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我们无法穷尽它的深意,但很显然它的精髓就在于“和谐”。这个大地上至今仍有无数杀戮是因为种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利益冲突而发生的,茨中,应是给我们很多思考。
茨中最好玩:圣诞节上的锅庄舞会
| |
穿着藏袍做弥撒 图片来源:《西藏旅游》 |
去茨中天主堂一定要选周日,可以看到当地村民到教堂做礼拜,而圣诞节则更加热闹。
教堂的钟楼上挂了五色的彩旗,贴上了新的对联,教堂周围人影绰绰,谈笑风生,庭院中间篝火已经点燃,孩子们兴奋地爬到钟楼顶,月亮升在峡谷上方墨蓝色的天空,看上去很静也很近。
这是一个同中国其他地方迥然有别的圣诞节,没有大城市的消费与时尚,上不属于城市不属于年轻人的圣诞节,只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带给人的宁静与幸福。安详似乎一瞬间就达到一个不同的境界,装饰一新的小圣诞树、灯火和其他庆典物品倒显得不够重要了。
终于进入了正式的弥撒。反复地读经、唱咏、祷告、忏悔,然后是神父布道,讲解圣诞的由来,信奉天主教的意义和好处,劝人向善。神父传教完毕后,两个美丽的藏族少女分别上台念诵祷文。弥撒的高潮部分终于到了,神父通过一个庄严的仪式将一些小圆面饼圣化,老幼教徒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藏装,排着队伍走上前去领取圣体,神父将代表耶稣身体的小圆饼一一放入教徒的口中,象征主把他的身体和血奉献给了他的子民。全部仪式完毕后,还有些父母抱着新生的孩子让神父洗礼,这个西方的宗教也因为一个新生命、新教徒的诞生而得以缓缓传承。
在藏族人的节日里,没有舞蹈和歌声是不可想象的,与教堂里的庄重肃穆相比,外面院子里的锅庄舞会则充满了轻松欢乐的节日气氛。在圣诞子夜弥撒还没有开始前,院子里的篝火就已经早早开始燃起来,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围着篝火,分成男女两部分对唱对跳。
茨中的平安夜就这样悄悄降临又缓缓离去,为我们带来爱、温馨、宁静的力量。这里的人们快乐幸福的虔诚祷告,尽情舞蹈!
| |
茨中人家 图片来源:搜狐社区 |
交通:
茨中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可自昆明南窑汽车站乘车到香格里拉,票价150元左右;之后自香格里拉乘车前往德钦县,每天四班车,末班车12:00。德钦汽车站每日有多班车可至茨中,末班车15:00,但最好能乘德钦到巴东的中巴车,车主是茨中人,所以这趟车可以直接到茨中村;其他车次只到澜沧江边的茨中桥,下车后需要过吊桥,徒步约20分钟才到茨中村。德钦到茨中约80公里,票价25元。
住宿:
茨中村有四五家农家客栈,简陋但干净,价格一律20元/人,吃饭5~10元/餐。推荐游客之家客栈、茨中客栈和刘文增家客栈。
美食:
一定要品尝土鸡汤、米线、葡萄酒还有野蜂蜜,一般野蜂蜜主人不会主动拿出来待客。
特产:
| |
教堂外的葡萄园 图片来源:搜狐社区 |
到了茨中,就绝不能错过这里闻名遐迩的葡萄酒。茨中的葡萄酒酿造来自法国传教士的“真传”,味道十分地道,大多数村民家中都有“玫瑰红”,一概10元/斤。此外,由于气候、土壤的原因,茨中的橘子、蔬菜都很美味。
旅游时间:
茨中地处河谷地带,气候比较温润,即便冬天也不算太冷,四季都适宜旅行,但要格外关注这里多变的天气,避免在雨季和大雪天前往,因为此时很容易因山体滑坡或塌方而导致道路中断。
特别提醒:
每个星期日是茨中礼拜的日子,茨中村的傈僳、藏、汉、纳西族信徒们会聚集在教堂做弥撒,游客可以参观,但必须遵守教堂的规则。
上一篇:西天之西 新疆“死亡之谷”红其拉甫
下一篇:岜沙 中国最后枪手部落里的鬼师传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