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极客”的旅行 颠覆你的想象
极客的旅行:总是出人意料!
极客,是指那些理工学科狂热爱好者,源自美国俚语Geek。他们热衷于研究各种科学理论,喜欢严格地用科学指导生活,其中也包括旅行。比如,拥抱自然之时,懂得俯身观察每一块岩石、每一株植物。简言之,像极客一样去旅行,就是不人云亦云,不无病呻吟,客观地了解世界。
他们在追逐美的同时,会接受丑陋;在拥抱自然的同时,会俯身观察每一块岩石、每一株植物;在体味旅行未知的时候,却不会变得无知。不做经验之谈,不人云亦云,自己去观察、寻找真相,同时变得更加富有创造力。这就是极客在旅行中的“科学精神”。
也许你无法接受这群想法过于“黑白分明”怪胎,但是你又无法否认他们严肃、真诚且不乏创意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与理性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不要以为这是忽如其来的风潮,事实上,极客这个群体一直都默默存在着。
![]() |
认真地观察和感受自然是极客旅行的精髓 |
荷兰籍的Strength,是一名对生物研究极为痴迷的天才。虽然今年才21岁,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极客。经常满世界跑,以便拍摄、交接昆虫的各种习性,他称,这是一个常被人遗忘的有趣话题。
Strength说:“大自然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有昆虫和两栖类等小动物。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隐蔽的世界。获得我想要的生活常态,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多时候拍摄大量照片,需要毅力、耐心和一点点运气。”
为了阐述食肉螳螂伏击猎物的过程,Strength在草原上的某个固定范围,整整呆了一个多星期。终于拍到一只只有几英寸长的螳螂,捕捉到一只体型是其两倍的蜥蜴,并大口大口地吞吃它的场面。
用他的话来说,除非必要,绝不旅行。多数极客都是宅男,对外出旅行毫无兴趣。除非迫不得已,比如工作需要,或者某个目的地对于他们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才会“勇敢”地离家远行。
极客们的旅行一般都会有一些特殊原因,所以他们去的地方总是出人意料。研究核物理的极客,他们最想去的地方是令人恐惧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极度热爱科幻的极客,最想去《星际迷航》或《星球大战》的外景拍摄地。极客,要么不出门,要出门通常都是直奔主题。
极客旅行装备:都是你没听说过的新玩意儿
![]() |
WifiT恤 |
你穿过能探测Wifi的T恤么;你用过能模仿人眼视觉的DIY相机么;你见过超薄带标尺可弯曲菜板?这些新奇的玩意儿,很多我们都没有听说过,但却是极客出行青睐的装备。
极客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莫过于通过自己动手、成功解决一些问题。亲自动手操练,调试车况,使其能发挥最佳性能;或者编些小程序,为照片添加GPS信息等。旅行中,极客对各种旅行装备有着很高的要求。Strength认为,良好性能的装备既可以帮我们减少旅行风险,又能提高效率。因此,在旅行中,对于装备,极客们应是绝对的实用派,这与很多现在所谓的“装备控”的出发点完全不同。
Wifi探测T恤
这种可探测Wifi信号的T恤简直就是为极客们量身打造的!穿上T恤,只要人处于或临近Wifi信号区时,身上闪烁的讯号灯就会根据Wifi信号的强弱而亮起或熄灭,信号越强,亮起的格子越多,信号最佳时刻就会全部亮起。好看好玩还非常实用,更不会轻易撞衫。
薄带标尺可弯曲菜板
切菜板上设计有标尺,可以将菜切整齐,薄薄的质地可以弯起便于收纳,适用于切菜时要求过分精准的人群,同时,菜板是由软质材料制作而成的,如果切好菜后来不及装到盘子里,可以直接把菜板卷一卷,直接下锅,省了洗碗的水和时间,菜汁也保留下来了。
极客是思维严谨、生活量化的人,如果有科学依据证明,吃牛肉要以3cm×3cm×3cm的方块为标准,喝水要喝55℃的温水,他们也会仔细测量牛肉的大小和水的温度。
全天型手表
天文极客的必备之品。全天星座手表不仅能够显示当前的精确时间,而且能够显示星座在天球上运动的准确位置。同时提供了主要恒星、星云、星团的方位角和海拔,显示本地恒星时间,恒星的光谱型,北极星和南极星相位角。包括显示天文学的黎明时间和其他对天文观测有用的功能。
极客旅行目的地推荐
国内:丹霞地貌公园
![]() |
图片来源:《中国城市旅游》杂志 |
丹霞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特殊自然地理现象和红层地貌类型,这个术语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被地质学家引入,作为一类地貌的名称,起源于中国广东省的丹霞山。直至目前,在中国已发现的丹霞就有78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
国外:加拿大大熊雨林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素以熊而闻名,在该省西北部地区,有一片观赏棕熊、黑熊、狼以及秃鹰等野生动物的绝佳地——大熊雨林。大熊雨林是世界上最后一块保存完好的温带远古森林,对于喜爱大自然的人来说,在这里度过自己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无疑既与众不同又颇有意义。
上一篇:这个冬季 密谋一场最好玩的冰雪嘉年华
下一篇:共乐园拾趣 大人物遗留的小心情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