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践行“三反”理念 产业“蛙跳式”升级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 通讯员 何宣)近日,《南方日报》推出深化实施“双转移”战略的一组理论文章,其中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吴伟萍撰写的题为《进一步推进“双转移” 的六个关键》的文章指出,反梯度是后发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是推进“双转移”需要把握好的“六个关键”之一。她表示,这一观点的得出正是来源于河源的实践,反梯度对于后发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吴伟萍在文章中指出,在“双转移”进程中,通过实施反梯度产业承接,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跳过粗放型的低端产业发展阶段,直接引进和发展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她表示,河源的实践,证明了欠发达地区也有反梯度发展的可能,并将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也正是河源的成功实践为“反梯度” 提供了案例支撑。据悉,自2008 年5 月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 战略以来,我市通过践行“三反” 理念,着力发展“四新”产业,以反梯度推移的发展模式,摆脱经济后发地区落后的增长陷阱,产业发展飞越低端直达高端,实现了 “蛙跳式”升级。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市虽然淘汰了150 多亿元的小钢铁、小水泥等落后产能,但仍实现了多数经济指标的翻番增长。继2009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梅州后,2010 年再超韶关,居粤北山区市第二名,而在“十五”期末,我市工业总产值仅为韶关的一半多一点(59.2%)。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和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光伏新能源产业,以硬质合金金属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现代中药开发和头孢系列化学制药为主的新医药产业。仅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2010 年的“四新”产业产值就达160 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税收占全区工业税收的85%。
今年1 至5 月,在劳动力转移方面,我市共完成新增岗位约1.3 万个,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3100 多人。在产业转移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工业项目新签项目14 个;在建项目49 个、项目投资总额417.03 亿元,其中80%的工业投资来源于“四新”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上半年我市财政收入增长44%,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32亿元。
上一篇:全市创建教育强镇现场交流会昨召开
下一篇:交通肇事司机逃逸 东源警方成功追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