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超市要设“临界专区” 即将过期食品将不允许捆绑促销

     近日,由国家工商总局起草的《流通环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和超过保质期食品退市和销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办法》),要求超市要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设立“临界专区”,避免混淆以示区分。对此,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超市,发现对临近保质期食品尚无醒目提示。部分超市回应:可设立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但需要灵活操作。

临近保质期食品需明示

      该《办法》对流通环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和超过保质期食品退市和销毁作出规范,并明确地方各级工商部门负责监督。

      征求意见稿中拟规定5 种问题食品须采取停止经营、下架封存、销毁、退回生产厂家等措施退出市场,这5 种问题食品包括已造成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可能造成食品污染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分而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的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如商家违规,货值不足1 万元的,最高可罚款5 万元。货值超过 1 万元的,最高可处货值金额十倍罚款,或吊销许可证。

      此外,商家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对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及时进行清理,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应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商家如不进行明示,工商部门将警告并要求改正,拒不改正的最高可罚款3 万元。

临近保质期多为促销品

      记者走访市区部分超市时发现,一般促销商品都非常临近保质期,但商家并无醒目提示。还有部分商家采用捆绑促销方式,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搭售进去。

      昨日下午,记者在新市区某连锁超市看到,酸奶销售区货架上摆放着不少正打着促销口号的优酸乳在捆绑销售中。记者发现,捆绑促销的伊利牌优酸乳的生产日期是今年3 月份,其保质期是180 天,到目前已接近保质期了。

      记者观察到,虽然有部分市民会先看保质期再买食品,但大部分市民还是看到有促销就直接把食品放进购物篮。“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买到临近过期的食品。”正在选购优酸乳的市民何女士说,她曾经买过一整盒促销的牛奶,回家后发现该产品竟然快过期了,结果白白浪费了几十元钱。

      对于超市要设“临界专区”,不少接受采访的市民均表示,临近保质期食品如果设临界专区,会有利于市民购买安全食品,希望市区各大超市能严格按照《办法》要求,尽快实行起来。

开设专区需灵活操作

      根据《办法》,超市要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设立“临界专区”,而记者了解到,市区多数超市均未设临界专区,而将要过期的食品,往往是被送到促销专区。此外,一些快要过期的散装食品,也通过捆绑促销的方式进行出售。

     对于此次意见稿,部分超市认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实行起来需根据产品情况灵活处理。人人乐超市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部分零售包装的商品,如到保质期的2/3,超市会和厂家协商,一般是退货或者打折捆绑销售,超市会作适当调价。“在我的印象中,家乐福超市曾经就开设过临近保质期产品销售专柜,但销量并不好。”民润超市负责人认为,市民选购产品时会产生一种潜意识,即产品越新鲜越好,因此在看到“临近保质期”等字样后,大部分顾客会产生抗拒心理。百汇超市商场经理则认为,开设产品到期提示专区方便市民购物,具有可行性,但具体如何用较为新颖的方式吸引顾客,则需要超市方灵活操作。

      本报记者吴志坚






上一篇:我市17集体23个人受到中央和省表彰
下一篇:爱心接力迎来一个贫困家庭患儿的春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