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我市水利工程项目投资将达104亿元
本报讯(记者 张涛)“河源是水利大市,特别是河源作为广东省生态发展区和全省重要饮用水源区,水利在河源的重要地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昨日下午召开的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建华如是说。会议提出,搞好河源的水利建设,不仅事关河源科学发展、率先崛起,更事关广东全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水利建设摆上重要的战略地位,坚守“三条红线”,建设好民生水利。
按照中央、省的部署和我市的规划,未来10 年,中央、省对水利投入将大幅增长,我市民生水利工程项目投资将达104 亿元。陈建华说,各级政府要搞好民生水利项目规划,做好项目前期准备,要吃透上级政策,争取最大扶持,特别是要千方百计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在全力争取中央和省资金的同时,要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格局。
要积极搭建政府主导的投融资平台,把防洪工程、供水工程、水景观工程建设与周边土地资源商业化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吸引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水利建设,探索水利工程经营权拍卖、水土和环境资源产权交易等多种方式拓宽投资渠道。
市长彭建文指出,民生水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发展民生水利,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惠民、当前与长远、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调水与节水的关系,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要着力在“治水、用水、管水” 三个关键环节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人水和谐的原则,严格坚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的约束力和杠杆力,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大局和保障改善民生。各级各部门要把完成“三条红线”指标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市领导陈志干、龚佐林、刘嘉文、吴善平、彭定邦、吴炳钿、苏全贵等也参加了会议。
上一篇:下月起举报违法采矿行为可获奖励
下一篇:市委书记陈建华强调要铁腕打击非法采矿行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