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知识育人向智慧育人提升心智育人与情智育人结合 和平唱响“文化育人”大戏

实事内容

      积极实施高中学校“扩容促优”工程,提前完成“普高”任务。

数字说法

      和平县现有高中阶段学校5 所,其中普通高中学校4 所,中等职业学校1 所(技工学校1 所挂靠县职业学校);本县户籍就读高中阶段学校学生21452 人(含到县外就读),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 10738 人,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在校生10714 人。

      全县5 所高中阶段学校教职工共968 人,其中普通高中学校教职工803 人,中职学校教职工165 人。2010 年,本县初中毕业生总数为7703 人,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人数为7246 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4.07%。全县高中阶段 15-17 周岁户籍人口数为24647 人, 在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人数为 21452 人,本县户籍适龄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7.04%。

道德墙成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

      顺利实现“普高”目标后,和平县教育部门主要领导又审时度势,提出“文化育人”理念,追求由知识育人到智慧育人的提升,追求心智育人与情智育人的结合,让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持续、快速、高效发展。

      如今,“文化育人”这一理念在和平县校园大胆探索与实践, “文化育人”已是蔚然成风。

教育发展新选择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平教育经历了“苦练内功,学习先进,形成‘文化育人’理念”的发展过程,如今正迈向知识育人阶段。据悉,2006 年前是和平教育大力夯实基础、苦练内功阶段;2007 年至 2009 年是和平教育学习经验、内化先进教育经验阶段。目前,该县有省一级学校1 所,省重点职业学校1 所,市一级学校5 所,县一级学校10所。

      和平县委、县政府面对经济贫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困难,果断作出了走山区教育差异化发展之路,即形成“和中、福和主抓本科上线,阳明中学主抓特色教育,四联中学主抓大专上线,职业学校主抓扩大规模”的重点突出、板块分明、功能清晰、层次科学的高中教育差异化发展新格局。

      “‘文化育人’理念的探索,有利于推动这一教育发展新格局的深入发展。”和平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如是说,“文化育人”是探索育人渠道和方法的实践,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是教育的一种理性选择。

校园文学社是载体

      “文化育人”理念的探索,学校不仅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亦成为带动一方文明的重要基地,而学校的社团和文学社则是这一理念探索的主要载体。

      1940 年3 月诞生的和平县四联中学黄土岭文学社是和平县第一个社团文学社。自此以后,该县的校园文学发展经历了起步萌发、稳步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目前已初具规模。

      据统计,和平各中小学校现有各种社团128 个,其中文学社16 个,全市校园文学社团数量最多的县区,校园文学社团的小作者达2000 多人,约占全部中学生的 8%。这些社团和文学社刊发的 8000 多篇文章中,有300 多篇被国家、省、市等各种级别、各种报刊采用,有220 多篇参加省、市以上比赛并获奖。校园文学社团目前成为推动校园文学发展以及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

特色育人促和谐

      为了推动“文化育人”理念的深入开展,和平县教育部门组织学校积极开展,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建“读书角”等活动,全力打造具有当地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平东水中心小学的“读书角”、福和中学的校园励志文化均受到当地中小学生的交口称赞。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在武警和平县中队训练驻地的几棵参天大树下,记者见到了这些制作精致的励志展牌。这是去年“八一”慰问时和平阳明中学师生专程送给该中队的。

      阳明中学校长赖锦如告诉记者,阳明中学特色班在和平县中小学中很有名气。在去年“八一” 期间,特长班的学生们自己书写励志标语、自己动手制作展牌,把军营驻地的几棵参天大树变成了官兵们交口相传的“励志林”。

      “文化育人”的探索,不但但是学校领导、老师的事儿,学生也主动参与其中。“文化育人,我们中学生也有份儿。”在接受采访时,一特长班学生如是说。

教育优先发展普高亮点纷呈

      近年来,和平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有力推进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7 年,县委、县政府正式提出“2011 年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办学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平县“普高”工作各项指标和任务均达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要求。在这次 “普高”工作中,和平“普高” 呈现出五大亮点:

亮点之一  校园校舍改善快

      和平县普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由2006 年36.38 万平方米增加到2010 年40.2 万平方米;职业学校由1.9 万平方米增加到5.91 万平方米,占地规模比2006 年增加两倍多。相比2006 年,普通高中学校校舍由11.52 万平方米增加到13.85 万平方米;职业学校由 1.19 万平方米增加到3.54 万平方米,校舍规模比2006 年扩大了两倍多。

亮点之二  办学规模发展快

      全县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人数从2006 年的3131 人增加到2010 年的5508 人,增长75.9 %;在校生人数从2006 年的9142 人增加到2010 年15202 人, 增长 66.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2006 年的55%提高到2010 年的 87.04%,增长了32个百分点。

亮点之三  内部结构继续优化

      全县高中阶段招生普职比从2006 年的76:24 发展到2010 年的48.7: 51.3;全县高中阶段在校生普职比从2006 年的65:35 发展到2010 年的50.1 :49.9 。和平县完全达到了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结构趋于合理的目标。

亮点之四  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和平县按照“三个增长”的要求,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2007-2010 年,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比上年增长4.77%、1.39%、1.28%;全县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投入逐年增长, 其中2007 年2.2 亿元,比上年增30%,2008 年2.7 亿元,比上年增22.7%,2009 年 3.13 亿元,比上年增15.93%;全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 2007 年为0.16% 、2008 年为 12.02%、2009年为11.68%。

亮点之五  内涵发展领跑全市

      和平县坚持走质量立校、管理兴校之路,努力争创山区教育品牌,进一步夯实“教育强县” 的基础。现有省一级高中1 所、市一级高中3 所,省级重点职校 1 所。

      全县优质高中阶段学位由 2004 年3598 个增加到2010 年 13220 个,比增2.67 倍。教学质量稳中提升,高考上线人数连续四年增长15%以上,2010 年高考上线2331 人、其中上线本科965 人,每万人口大学本专科入围率居全市县区第一。

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

实事内容

加快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继续推动乡镇中心卫生院改造,改善城乡医疗环境;

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

      根据和平县城规划的发展布局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平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和平县人民医院新院,选址在和平县城阳明镇下叶。和平县人民政府于2007 年3 月16 日对县人民医院新院迁建项目建设用地作了批复,同意征地56180.00 平方米,作为医院迁建项目建设用地。

      关于和平县人民医院新院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项目设计、建设规模及内容:和平县人民医院新院迁建项目总用地面积16.3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 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门诊大楼、住院部大楼、传染病科大楼、医技大楼、综合大楼、专家大楼。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7 亿元,资金来源除申请上级有关部门补助外,其他资金由财政统筹解决。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

一批安居房如期落成。

实事内容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建设力度。计划提供53 套廉租房和23 套经济适用房,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家庭35 户,共解决城镇111 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保障性住房建设

      和平县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启动以来,强化领导,制定方案,多方筹资,狠抓落实,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和平县第一期保障性住房已完成1 栋30 套经济适用房、2 栋76 套廉租房工程建设正在扫尾工作,第二期工程去年11 月底已招投标,去年 12 月底开工(1 栋廉租房53 套、经济适用房 23 套,新增租赁补贴35 户)。第三期工程计划今年开工,今年任务为廉租房52 套,经济适用房22套,新增租赁补贴34户。

      和平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调查,明确了房源需求。经调查核实,和平县共有639 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其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 平方米以下,月人均收入低于270 元的城镇低收入家庭94 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 平方米以下,月人均收入低于450 元的城镇低收入家庭545 户,对以上困难户,和平县解困办已建立了统一的档案。






上一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投入六千万元精心打造 佗城:千年古镇风姿再现
下一篇:农网改造加紧进行多年期待终变现实 春节前可用上“舒心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