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点评
本报3 月19 日报道:市区建设大道附近一小区的业主委员会,10 多名委员中竟有6 人不是小区业主,并由非业主担任业委会主任,而且还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以及建设部门的备案。上周四,在部分业主和小区物业公司的抗议下,源城区建设局最终撤销该备案。
点评:如此荒诞、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业委会居然能通过审核并备案,不能不让人质疑“有关部门”:这审批程序到底是咋走的啊?
本报3 月19 日报道:80 后的郭茶花是东源曾田人, 2009 年,正在惠州学院读大二的她与17 名大学生创办了启明星支教队,开始走进山区学校进行支教和开展公益活动。如今,这个“ 启娃”团队已有30 多所高校的313 名在校大学生加入。
点评:这群走进山区支教的“启娃”,是最可爱和值得敬佩的人。我们惟愿,这份质朴的爱能在更多人的心中开出善良的花,温暖更多乡村学子。
本报3 月20 日消息:我市召开全市创优发展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大会,市委书记何忠友指出:“产业转型升级,主体是企业,关键在发展环境,特别是政府的服务和引导。”
点评:今年市“两会”时,就有企业家抱怨,一些部门有“关门打狗”的嫌疑。何解?一是一些招商承诺并没有完全兑现,二是一些部门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人难找”现象,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这让一些企业家感到难以在我市发展,甚至心萌去意。如果不切实改进部门的办事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不但难以引进大企业、好项目,还可能造成已有企业的流失。所以,市委、市政府对症下药,把今年确定为“管理强化年”和“机关作风建设年”。我们希望,这剂“ 药”能猛一些,药效持久一些,切实根治这类“腠理之毒”。
本报3 月21 日报道:3 月 19 日晚,在河源大道新港路口加油站,众多车主连夜排队加油。国家发改委19 日宣布,自 2012 年3 月20 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价600 元。调整后,其中93 号汽油每升 8.21 元,提高0.48 元;0 号柴油每升8.02 元,提高0.51 元。
点评:成品油价全面进入 “8 元时代”,虽然本人是靠“11 路”出行的,但想着油价或会推着物价再攀新高,也难免出离愤怒,只能用网友的话“阿Q” 一下:油价破8 了,大葱10 元两根了,但哥还得淡定地活着,为啥?因为墓地也涨啦……
栏目主持:蒋安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