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搭桥打通城市脉络成我市去年城市建设重头戏
2012年,全市建成20多公里绿道。
2012年8月15日,“善治河源”大爱救心活动再次启动。
悠闲好去处
暖洋洋的冬日,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间,如果让市民选择悠闲去处,我想,客家文化公园、绿道、文化广场,一定是你的理想选择。2012 年,这些悠闲去处屡添新景,有看头更有玩头。
苹婆树、香樟树、樱花树……各种珍贵稀奇的树木一一被移植到客家文化公园,公园的绿化景观渐渐成了一幅山水画。自1 月18 日开园以来,客家文化公园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该公园也逐步完善设施,添加美景,满足市民的殷殷期盼。
这一年,我市绿道网再次得到有力推进,随着老城鳄湖绿道完工投入使用,市区沿江路江边绿道的完善,我市的绿道网将会成倍增加。文化广场也添新景了,30 余座以客家文化、倡导文明为主题的铜像雕塑亮相,好看又有意义。
点评:
公园远眺城市全景,绿道观赏身边美景,广场享受文化景观…… 随着我市悠闲设施建设的推进,久居城市的市民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景已渐变鲜活。
只不过,一边是施工工人付出汗水和智慧,一边却有部分市民对悠闲设施下“毒手”。这一年来,本报的不文明曝光台曝光的现象中,有多次指向市民破坏公共悠闲设施,公园传单随手丢、垃圾桶边垃圾成堆、荷花被“辣手摧花”等。要让诗意美景长伴你我,除了相关部门对设施的完善和维护外,生活其中的市民更要爱护公物,做一个文明的“悠闲市民”。
路通桥通
路通、桥通,打通城市脉络,仍是2012年城市建设的重头戏。
在市区,鳄湖公园化容桥东端到人民路路段升级了,路面从3 米扩宽至8 米;人民路街心花园路段也拓宽了,还将设置人行天桥;纬十一路、纬十二路和大同北路等几条“断头路” 全面完工;沿江路、城堤南路、东江东路和兴源路等几条市政道路的改造也正在紧锣密鼓动工中。
市区的路通了,县区间、城际间的高速公路也通了。8 月25 日,我市首条市级高速公路——东环高速公路正式动工建设,计划于2015 年 11 月建成通车。9 月15 日,38 万连平人民盼了8 年的希望之路、致富之路、幸福之路——大广高速公路(连平段)也动工了!该高速公路途经连平县4 镇30 村,建成后,连平将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让市民期待已久的迎客大桥也于9 月 15 日开钻第一根桩,建成后的迎客大桥将成为河源市标志性建筑,是一座景观桥梁。
点评:
路通桥通人欢畅!老城区与新市区的道路改造,生活其中的河源街坊受惠最多,所以,对于改造过程中带来的不方便,我们就暂时忍忍吧,光明大道等着咱。
另外,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路桥各项目完工通车后,河源整个城市的交通路网将进一步完善,全市乃至全省的联系更加便捷。路网的建设,也步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城市的发展蓝图尽在眼前。
大爱救心
救助一个儿童,就能解救一个家庭;挽救一颗心脏,就能托起一片希望。
2012 年8 月15 日,“ 善治河源”大爱救心活动再次启动,我市 120 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义诊,其中,符合手术适应症的 18 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得到统一治疗。这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是低保家庭或者低保边缘家庭的孩子,通过大爱救心活动,他们可以减少大部分治疗费用。
从2007 年至今,大爱救心活动已经使我市864 名先心病患儿健康成长。
点评:
大爱救心把“先心”儿童的病痛治好了,病痛没了,身体好了,他们才能有体力、有精力、有智力去发家致富,可谓解一难去百难,大爱救心救的不仅是心,更是救一个家庭。
相信“大爱救心”之爱将在河源延伸,没有边界。正如市民政局负责人所说,哪怕只有一个需求,“大爱救心”活动也会继续。对此,我们举双手赞成,因为这样看得见、摸得着,解决百姓迫切需求的事情,多多益善。
登记结婚
2012 年,你收到的“红色炸弹” 是不是特别多?婚姻是人生大事,登记结婚更要选个特别的好日子,2012 年的“好日子”实在太多了。
农历2013 年为蛇年,由于该农历年中全年无“立春”又被称为“盲年”,更有人将其称为“哑年”、“寡妇年”。在民间普遍流传着“寡年无春,不宜结婚”的说法,因此,2012 年的好日子出现扎堆结婚的现象。2 月 14 日情人节,婚姻登记处新人扎堆; 12 月12 日“要爱日”,婚姻登记处再被挤爆……2013 年1 月4 日,全市总共有1620对新人办理结婚证。
点评:
今年一些有特别寓意的“好日子”,都被准新人盯上了,其实,这样的扎堆根本没有必要。从科学的角度讲,“无立春”只是正常历法的演变,不可能影响到婚姻的幸福与否。
结婚选择吉日只是一种信仰和愿望的反映,适龄青年在选择婚期时应顺其自然,只要心中有爱,天天都是好日子。
大清洁乡村美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农村卫生环境的写照,不过,这说的是以前,我市农村经过为期3 个月的 “大清洁、乡村美”工程,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大大改善了。
2012 年6 月至9 月,“大清洁、乡村美”工程在农村集中开展一次卫生整治行动,全面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此外,市政府出台《河源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总体工作方案》,方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垃圾处理、清洁能源运用和生态村镇建设等工作作出部署,拟利用3 年半时间,使全市农村环境得到根本好转。
“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去年8 月,一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革命”悄然在和平县铺开试点,和平县还把城乡清洁工程考核指标加入镇级年终考核评比中。
点评:
美丽的乡村遭遇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的尴尬困境,垃圾污染问题,不仅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样影响着城里人的“菜篮子”、 “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农村垃圾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
治理“垃圾围村”,其实我们早已行动,2011 年开始,东源县率先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目前我市在首批123 个村开展了该工程。
东源、和平的清洁城乡工作告诉我们,治理农村垃圾,需要一种软实力。因地制宜发动和依靠群众,献智出力,通过长期培养进而形成一种爱干净的环保意识,当人人讲卫生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后,谁还会好意思在干净的街道上乱丢垃圾呢?
准生证
以后办准生证省事咯!流动人口办准生证难曾成为社会焦点,可如今,办证程序精简了,在我市,流动人口只需带齐“三证”,就可以在居住地办理第一胎的“准生证”了。
对我市的流动人口而言,带一大堆证件、盖一大堆章,来回补证,奔波两地半年无果的准生证办理已经成为过去时了,以后办“准生证”,不用再回原籍,只需带备身份证、结婚证和女方的广东省居住证等“三证”,15 个工作日就可在居住地办理第一胎的“准生证”。而且,计生部门还提供个性化服务:申请人无法亲自办理的,可委托他人代办;对有特殊困难者,提供主动上门办理服务。
点评:
人口是流动的,但管理的步伐却没跟上,“人户分离”之下,居住地并不掌握流动人口的生育状况,户籍地也无法跟踪流动人口情况,导致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省市间来回奔波,加大了办理难度,加上繁复的程序关卡,办准生证之路简直是“蜀道难”。
如今,流动人口办证难的呼声得到了回应,最大化地简化程序又好又快地实现了。对于我市85.9 万流动人口来说,手续更顺畅,办事更便捷,是一个真正的福音。
工资保证金
不交工资保证金,别想开工。 2012 年8 月,市政府出台《河源市建设领域工人工资支付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一次性将一定额度的工资保证金存入专用账户,当发生欠薪时用于支付工人工资。9 月11 日,建设领域工人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正式启动,首批企业与劳动部门签订相关协议,从那一天起,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制度将与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发放工作相结合,未办理保证金登记和缴存保证金的工程项目,将坚决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
点评:
建筑工人是一个城市最原始的建设者,没有他们就没有城市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但他们却一直是一个城市的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甚至,辛辛苦苦工作,到头来却拿不到工资。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到来,掐住了欠薪的“要害”,给这些建筑工人带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以后,无论工程款到位与否,无论开发方与承包方资金如何结算,有预存的保证金在,建筑工作都不用担心自己的工资会受到影响,犹如吃上了“定心丸”。
工厂的工人、环卫工等行业的工作者都对建筑工人的“特殊”待遇表示羡慕忌妒恨,他们期盼着,这样的 “定心丸”可以人人有份。
本报记者 郑婷影/文 谭兴孚/图
上一篇:2012年“甜蜜之购”解蜂农所遇“卖难”之忧
下一篇:2012年河源民生事件盘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