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用心管好客厅 让市民更幸福

    市委书记何忠友到客家文化公园调研。市委常委、秘书长黎意勇,副市长李扬达陪同。

   市长彭建文与环卫工人合影。

     孙中山雕像旁边挺拔着两棵英雄树,成为河源地标。

滨江大道十里秋枫。

     市委书记何忠友说:“这个城市是河源人民的‘客厅’,要用心管好。”

     市长彭建文春节慰问环卫工人说:“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人民感谢你们。”

     绿化

     大树鲜花美“客厅”

     市委书记何忠友说:“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城市绿化,坚持大投入,大种树,努力实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让客人一到河源就能感受到绿色的美。”

     “这里的花草好漂亮,快给我拍个照。”“公园里的风景真好,在这里散步真舒服!”最近几个月来,从外地来我市旅游的游客数量持续走高,客家文化公园更是成为游客、重要嘉宾视察游览河源、了解河源的重要一景,赞许之声不绝于耳。

     “客家文化公园,是城市客厅中最重要的一道绿景,要用心、用情去描绘,为城市客厅添新绿、增色彩。”市城管局负责人说,为了画好这幅“山水画”,专门聘请了园林绿化著名专家李敏教授等指导绿化工作。

     走在客家文化公园里仿佛置身于城市这座家庭中的大客厅,让人赏心悦目。在南门入口广场西侧的一处边坡上,“河之源”塑石瀑布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河源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十五尺”的美丽景观明年元旦前将揭开面纱、盛装迎宾。沿着阶梯行至观景台处,只见两棵“英雄树”木棉,像两个高大的警卫一样护卫着雄伟的中山铜像。站在中山铜像向东北望去,两座“麒麟山”已经一改往日的荒凉成为绿色圣地,这里就是“社会公德林”。种植面积达到2 万多平方米的红杜鹃在这里绽放异彩,形成 “一对麒麟穿红袍”的景观。其中市总工会、市妇联等单位发动社会力量已经认种了10 棵多宝树、樟树等大树,每棵价值在15万元以上。

     市长彭建文说:“城市绿化要注重打造景观带,规划设计上要一路一树,一路一景;要注重绿化层次设计,乔冠木科学种植。”

     从粤赣高速市区出口,沿迎客大道、滨江大道、长堤中路到达市区,一路上高大的秋枫、美丽的杜鹃等映入眼帘,风景如画,形成“十里杜鹃迎宾朋”、“十里秋枫绿槎城”、“五里美丽笑春风”的景观。

     “开车行驶在街头,虽然路宽是最重要的,可风景也很重要。”市民廖先生说,近年来,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得很不错,开车行驶在路上,感觉很舒服。

     如今,无论是在新城区还是在老城区,一个处处有草地树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槎城,正以其骄人的新姿,迎接各方宾朋的到来

     亮化

     美丽河源实多彩

     珠河桥的水幕流光溢彩,新丰江的高喷烟水迷蒙,桥梁、江岸、楼宇、街衢,光影与色彩调和出唯美的客家风情,让这个城市的夜晚闪烁出灵动与梦寐。近年来,河源进行了许多亮化工程,还在中山大道、红星路、建设大道打造了灯箱亮化一条街,每到暮色降临,整个城市绚烂旖旎,色彩斑斓,为市民营造出一个美丽的梦境。

     接下来,我市的亮化又将采取新动作,预计提升两江四岸、兴源路、中山大道的亮化水平,而备受关注的春节亮化工程,也会在往年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意蕴。据市城管局负责人介绍,明年春节的亮化将以一副对联为主题:

     党政有方广东绿谷誉远播

     群企同心美丽河源实多彩

     横批:马到成功

     彼时,市民将“眼前一亮”,在节庆的气氛中游览有声的诗与画,充分感受槎城灯火的魅力。

     市政

     细微之处见功夫

     7 月底,市区江宝路汇豪国际酒店附近的一个雨水井处,一辆小型轮滑管道检测“机器人”深入下面排水管道中进行检查拍摄,开启了河源利用机器人检查市区下水道的序幕。

     受客观条件限制,河源建市以来,并未进行过地下排水管道的整体清理,一般都是局部性工作,而有些地段并不是仅凭抽水等就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工程措施,因此暴雨时积水问题的解决,总是困难重重,有了“机器人”,这一状况终于可以改善了。

     以往的问题主要是排水管径不够,加上管理不善,一些小垃圾往往容易造成通道阻塞,现在,除了加强管理、增加排水口外,“机器人”也开始了勤奋地排查,城管局则根据它提供的信息开展工作。据悉,现在,兴源路的下水道已经打通,以后应该不会再出现路面大量积水的情况,而中山大道太平街口工程也在招标之中。

     除了在下水道这一“看不见”的工程上下功夫,市政还参照国外管理模式,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接到报料信息,两个小时内奔赴现场,紧急状况立即进行维修,寻常故障也立即就进行认定和估价,审批报修,打破了以往冗长的进程。为了早发现、早处理问题,市城管局每天都安排专人进行拉网式巡查。哪里道路坏了、哪里井盖失踪、哪里又有什么故障等,市民也可以拨打12319进行电话报料。

     整洁

     公共卫生彰文明

     不少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今年,市区的公厕已全部“转型升级”了,更换了导向牌,装上了LED 显示屏,摆设了绿化植物,让市民“方便”更舒心。

     “自从做了公厕的保洁员后,家里收拾得越来越干净了!”保洁员张梅兰的丈夫不止一次说起这个“笑话”。原来,今年3 月开始,市城管局开展了“舒心如厕”行动,对公共卫生间的环境进行了大力整治,在传统干净的基础上,更提出清香的要求,公共卫生间的保洁员入职,在学习卫生间打扫标准等相关文件后,要听老员工座谈,讲解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切身体会,最后,还要 “跟班”一星期,现场观摩老保洁员是如何进行保洁,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后,才能正式开始上岗。

     “起初检查还能找出许多问题,现在基本就只有少数卫生间有轻微异味了。”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市区40 多家公共卫生间,都有固定的人员负责清扫,统一考核。

     而“舒心如厕”的行动效果,并不仅仅局限于公共卫生间内。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张梅兰回到家,开始对卫生不满意了,“自己家里面,怎么能比公厕还乱呢?”于是经常进行“大扫除”,并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便有了开头的一幕。亲朋到家里来访,发现大变样了,回去也收拾收拾,又影响了一批人。

     “市民不行动,城市‘客厅’的卫生也不可能搞好。”城管局负责人说,希望能够通过市民和保洁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改良大家的卫生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净化这个城市。

     公园

     休闲健身乐公园

     随着我市城市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市民也更加看重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各式各样的休闲健身活动出现在市区广场、公园内,且已逐步成为市民的一种精神追求。公园也因此成为城市“客厅”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每天清晨或傍晚,在文化广场、客家文化公园,动听的歌儿会准时响起,市民伴着音乐,或打上一套太极拳,或穿着休闲装围着广场转上一圈,尽情享受一天之中最为轻松愉悦的时光。“晚上来公园散步,既放松了心情又锻炼了身体。”家住绿苑小区的黄女士说,去年以来,她几乎每天晚上都和家人一起到公园走一走。正如黄女士所说,近年来,特别是夏天,文化广场、客家文化公园几乎每天都有大批来此休闲健身的市民。他们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滑旱冰,有的健身,有的坐在椅子上悠闲地聊天,而大部分人则聚在一起随着音乐跳着广场舞,男女老少在这里搭建起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休闲的另一种方式则是健身运动。随着近年来笔架山公园登山步道、观景台等设施的完善,每天都会吸引大量的市民前来登山,逢到周末,登山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登笔架山不但锻炼了身体,还能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市民廖先生说,他每个星期都会约上三五好友去笔架山公园,他说,笔架山公园免费开放政策,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建设公园城市的好处。

     备受市民及社会各界关注的全民休闲健身广场也正在紧张地施工中。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客家文化公园以东4.8 万平方米的市政用地,很快就要打造成为全民休闲健身广场。广场设有篮球场、溜冰场、乒乓球场、五人足球场等,仅仅供市民跳舞健身的中心广场就可同时容纳逾万人。

     市城管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市区还将会建设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园,实现市区500 米内有公园的目标,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健身场所。

专刊组稿:记者 戴湄 岳超群 谭兴孚






上一篇:朋友,你产生的垃圾 需要7个环节来处理
下一篇:客厅洁 家长德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