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洁 家长德
你的车干净,可是“客厅”脏了,你好意思吗?
在华达街,市二小学生将喝完的饮料盒扔进垃圾桶。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个公民素质的体现,是一种品德。如果每位家长都以身作则爱护城市卫生,自觉地教育身边的每一个人,“客厅”将更洁净,人民将更幸福。
他山之石·国外篇
美国 扔垃圾是门学问
市委书记何忠友在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经历了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片段:与同伴去租房屋,房东老太太与他们签订合同时,拿出了厚厚的一叠条款,却只向他们特别提示,什么时候可以倒垃圾,什么时候不可以。
在美国,扔垃圾也是门学问,垃圾分类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生活垃圾必须先用塑料袋装好,并扎紧袋口,不允许有残渣和水汁漏出,可回收垃圾另外放置,大件物品如电器、旧家具、建筑垃圾等不能放进垃圾桶,需提前电话通知专门从事废弃物收集处理的承包公司。报纸、杂志等可回收垃圾,必须仔细捆扎好,到了规定的回收日,整齐地放置在外,等待环卫人员前来收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有专门的时间,有些地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才能倒出去。劳工节环卫工人休息,则不允许市民倒垃圾。
瑞典老师 “林中教室”
瑞典最有特色的是他们的“林中教室”。老师会带孩子们去树林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林中教室”的核心课程就是让孩子们辨识那些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老师先启发孩子思考金属、塑料、果皮等不同的物品对环境污染的程度,然后让孩子在猜测的过程中把那些不同的废弃物埋在地里,等段时间再挖开看,老师会给予点拨和讲解。到了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为了唤起学生对自然的责任,瑞典的学校会通过教学大纲的规定来引导学校培养学生参与环保。
瑞士家长 幼儿园的“环保味”
家长很重视环卫知识的教育,让孩子亲身参与,玻璃瓶要洗干净了才能丢,喝完的饮料瓶子不能随便扔出去,孩子很小就会学习垃圾分类,环保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规则意识。
新加坡 “罚出来”的洁净
“2009 年,我第一批参加市委组织的半个月的新加坡学习考察,我们最怕的,就是不小心丢了垃圾被罚款。”市城管局负责人说。
新加坡制订了环境公共卫生法令、禁烟法令、一般废物收集者条例等等,同时注重各种民间、社区组织的建设,制订了完善的制度,充分发挥市民自我管理的作用。此外,新加坡在环境管理中制定了详细的法令并严格执行,把许多不良行为定为违法行为,并处重罚,为了引起市民重视,拒罚者将被诉至法庭强制执行,且从重处罚,甚至判刑。由于法规严密,执法公正无私,经过数年坚持,全民已经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城管标语解读
乱倒垃圾,子孙受过。
意即乱扔乱倒,图了一时的方便,但破坏环境的恶果,最终要子子孙孙来承受。
老人说,爱护卫生者,心好,长寿也。
意即注重卫生,也是重视生活的品质,良好的环境滋养舒畅的心情,助您健康长寿!
特写
河源:擦“牛皮癣”的老奶奶
市区大同路、红星路和长安街等地段,人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有时是早晨,有时候在黄昏,她每走一段路,就会抬起头望望,见到柱子或者告示牌上有乱张贴的小广告,老人便会停下来,耐心地将它们一一撕去,放到带在身边的环保袋中。有些“牛皮癣”贴得高,老人便踮起脚,颤颤巍巍地去“够”。总要视线里都变得干净了,老人才会笑笑,开始下一段的“散步”。这样的工作,老人持续了一年又一年,附近的人都记住了这位老人,没有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提起她的时候,大家都亲切地称——“撕广告的老奶奶”。
专刊组稿:记者 戴湄 岳超群 谭兴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