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龙川县育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民办实事造福百姓

阅读提示:

     今年9 月,龙川县上坪镇茶活村第二经济合作社主任钟胜琼与几位村民,辗转几趟车来到县城,亲手将一面刻着“育诚信之企文为民于尚”字眼的锦旗,送到龙川县育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龙川育茗实业)董事长魏育文手中后,又匆匆返回了村里。

     事实上,这是一面历经岁月打磨的“锦旗”。若不是魏育文的故事有迹可循,许多人大抵不敢相信,十几年前魏育文进入水电领域时为当地铺设的村道、改善的农田水利设施等,长久以来成为当地村民奔康致富的基石。

     不可置否,锦旗上十字对联所表之意虽简单明了,但意味深长。这正如魏育文与记者初见时谈到的一句话:“做企业好比做人,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诚信都不具备,那么他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更谈不上做企业。”在魏育文看来,他更愿意人们将他看成是农民的企业家,所做之事无非是以企业家的身份,做着实实在在的事情,取信于民、为民服务。

     为民办事有诺必践

     倘若将诚信比作人生的一种信仰,那么,这应该是魏育文一生虔诚的追求。其实,将这种追求安放在魏育文身上并不为过,与之“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市劳动模范”荣誉的辉煌相论,人们或许更加敬佩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诚信之光。

     而事实上,也正是因为魏育文有这样的信念,才铸就了如今以诚信著称的龙川育茗实业。

     时光追溯到十余年前,当时龙川育茗实业正大刀阔斧进入水利发电领域,但与其他投资水利发电项目的企业不同,该公司把电站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纳入其考虑范围,向村民作出改善当地道路、农田、水利灌溉等设施的郑重承诺。

     稔坑水电站是龙川育茗实业于2004年投资兴建的水利发电项目之一。该电站位于东江河畔的黄石镇,早年间,在龙川育茗实业未建该水电站之前,该镇龙江村几乎看不到稍微平整的农田,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高低不平、形状不一的一块块三角田。由于这些农田地势较低,遇到大雨或东江水位上涨时经常遭受水淹。而对于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的村民而言,农田受浸,就等于一年没有了收入。

     而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平整划一的农田连成一片,经过建设完善的水利灌溉排洪设施贯穿其中。农田里的水稻,在金秋时节的阳光照耀下闪耀出金灿灿的光芒,似乎让人置身于一片金色海洋里。“要不是龙川育茗实业投资兴建水电站时改造农田,真不知农田时常被水淹的问题何时才能得到解决。”正在收割晚稻的村民表达了对龙川育茗实业的感激之情。

     黄石镇龙江村龙归正村民小组仅仅是龙川育茗实业兴建水电站时,兑现改善农民农田、水利灌溉及防洪设施承诺的其中一个很好的事例。该村100 多亩农田于2005 年改造完工,耕地面积比改造前增加了13 亩。次年,龙川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该村的农田没有被浸淹。

     但许多人或许并不清楚,原来从枫树坝水库以下至稔坑水电站30 多公里的江河两岸,有2000 多亩农田、上千间房屋经常受到洪水浸淹,每次受洪水浸淹损失达千万元。但如今,经过龙川育茗实业多年来的努力,这一带农田不仅告别了被水淹的历史,还从原来的 1300 亩“笠麻蓑衣丘”(当地的农田依山而开,田地面积小,农民们就用斗笠、蓑衣来形容小块的农田),变成了1400亩平整农田,且亩产量比原来增加了 30%-40%。不仅如此,龙川育茗实业还完成了农田河堤改造工程土方1200 立方米,砌石15 万立方米,浆砼石防护堤8 千米,修筑河堤8 千米,农田配套浆砌石三面光水圳12 千米,修筑稔坑水电站至黄石镇、黎咀镇两岸公路60多公里。

     平整的农田、完善的水利灌溉与防洪堤设施……这些无不在于龙川育茗实业舍得投入、不计较企业利益。实情是,为了响应当地政府与农民的要求、兑现企业承诺,龙川育茗实业果断放弃造价较低、施工周期较短的新建防护堤加电排方式防护方式,反而选择造价高、建设周期长的土地垫高农田改造方式。而令人敬佩的是,为了兑现这一承诺,龙川育茗实业共计比预算投资多投入1亿元。

     甘于付出总有回报,在龙川县,提起“魏育文”与“龙川县育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多百姓不但耳熟能详,更是交口称赞。而这个好口碑并不止于此,今年6 月,省水利厅农电局副局长符锦江到龙川调研时,高度评价农田垫高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7 月,省水库移民工作局副局长王胜端到龙川考察时,高度评价魏育文“为农民做了大好事”。

     基于龙川育茗实业的杰出表现,市委、市政府及龙川县委、县政府多次授予该公司“先进民营企业”称号;在2012诚信中国节表彰活动中,荣获“诚信中国节金鳌奖——2012 诚信中国AAAAA 示范单位”;在2013 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诚信企业”。

     砥砺奋进阔步向前

     一路走来,龙川育茗实业披荆斩棘,越挫越勇;一路走来,龙川育茗实业跌宕起伏,奋勇向前;一路走来,龙川育茗实业茁壮成长,树立典范;一路走来,龙川育茗实业心怀感恩,回报乡情……从2000 年成立至今,13 年来,魏育文成为一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而其带领的龙川育茗实业已是一家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施工机械设备先进,具有科学规范管理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省500 强企业。

     “而今,正值青春年华的龙川育茗实业,更加朝气蓬勃,充满着昂扬的斗志。”在魏育文看来,龙川育茗实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今后,将以“坚持发展,夯实基业,做大做强”的奋斗目标,在公路桥梁建设、矿产资源开采、水电站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上多轮驱动,砥砺奋进,引领企业新一轮腾飞发展。

     创建育茗中国品牌,打造百年企业是育茗人的梦想。我们有理由相信,龙川育茗实业将在魏育文的带领下,秉持“敢想、敢干、感悟、感恩”和求精、求进”的企业精神,攻坚克难、团结奋进,不断朝着大、强、富的目标阔步前进,努力实现“育茗梦”。

     厚德载物造福于民

     “厚德载福”,这是挂在魏育文办公室的一幅书法作品上的四个字,而这,也是他经营龙川育茗实业的座右铭。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龙川人,魏育文有着比别人更深的爱乡情结。也正是因为这份乡情,使他始终以龙川育茗实业作为服务百姓的平台,全心全意造福家乡。

     有一组数字为证:龙川育茗实业自2000 年成立至今13 年来,在公益事业上投入的资金高达2000 多万元。其中,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达 1000 多万元,用于奖教、奖学、建学校和支持教育基金会等方面的捐款达333.8万元。

     一串串闪亮而温暖的数字背后,生动形象地勾勒了龙川育茗实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动人轨迹。在龙川县黄石镇,原本的黄石中学建在山脚下、东江边,每逢下雨天有“ 两怕”:一怕山上泥土滑下来:二怕河水涨冲进校园。龙川育茗实业得知这一情况后,于 2009 年先后投入30 多万元为学校修起了900米长的挡土墙,拉起了600 米长的防护网,垫高了校园沿河600 米长的河堤,为学校营造了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

     而这,仅是龙川育茗实业为百姓做的众多实事之一。在捐资助学方面,从2001 年起捐款65 万元建龙母镇龙邦小学教学楼,到去年捐款30 多万元帮助黄石镇中学完善学校基础设施,10 年间,龙川育茗实业用于奖教、奖学、建学校和支持教育基金会等方面的捐款高达 333.8万元。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龙川育茗实业先后支持龙川县黄石镇公洞村、龙江村、长洲村、黄石村、高兰村,黎咀镇满东村、龙漳村,细坳镇黄龙村等完善村基础设施。尤其是在村道建设方面,该公司先后捐资1000 多万元,为龙川县上坪镇新村、贝岭镇罗陂村、龙母镇龙邦村、细坳镇黄龙村等地修建村道,修建的村道总里程达到93 公里。此外,该公司还出资数十万元帮助黄石镇稔坑村修建饮水工程,让全村300 多名百姓喝上安全水。

     为表彰龙川育茗实业的杰出贡献,2006 年,魏育文被省委统战部授予“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民营企业家” 荣誉称号,并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民营企业家”。今年4 月,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河源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并于今年6 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河源市广东扶贫济困万绿杯”金奖。

     河源市2012 年度“十佳诚信企业”名单

     获得河源市2012 年度“十佳诚信企业”荣誉称号的企业分别是:广东三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分行、河源市联弘玩具礼品有限公司、广东坚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源市华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紫金县金鹅温泉投资有限公司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广东聪明人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连平县泥竹塘铁矿、龙川县育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河源市企业诚信协会

     2013年10月

     

 ■本报记者 吴志坚 通讯员 李裕富






上一篇:连平县泥竹塘铁矿人凭靠诚信经营谱辉煌乐章
下一篇:万绿谷休闲度假旅游区百子围酒店正式对外营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