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俯下身子,倾听群众意见,实实在在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县区工作与群众接触最多、最直接,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看法和幸福指数。作为 “ 千年古县”的龙川县,会如何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呢? 昨日,龙川县委书记段邦贤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龙川县将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实实在在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段邦贤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为民、务实、清廉干部队伍的要求。在活动中,龙川县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不折不扣做好“ 规定动作”,结合实际做好“ 自选动作”,认真开展“ 三个一”活动:县镇两级党政领导挂钩联系一个村,着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矛盾纠纷;县镇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帮助群众解决一个 “老大难”问题;围绕“慵、懒、散、奢、浮”等问题,选择一个认识深刻的问题,撰写一篇 3000 字左右的理论文章。
在敞开大门听意见中,段邦贤表示,将通过召开座谈会、到党代表工作室接待群众、公仆信箱等方式听取意见,把“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起来,把 “个别听”与“集体谈”结合起来,把“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听”结合起来,通过更直接的方式听取意见。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我市开展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段邦贤说,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们要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群众解决问题。作为贫困山区的龙川县,领导干部们将要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围绕群众的想法、意愿,做出更好的服务。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脱贫奔康,由于人民群众的收入还很低,因此要着力增加群众的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记者获悉,为更好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问题,该县还将在每一个村、社区党组织建立健全“两支队伍”:一是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抓好农村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着力解决我县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建立一支“党员先锋队”,从农村基层经验丰富、为民服务意识强的老党员教师、老党员干部中组建一支为民服务的“ 党员先锋队”,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先进性弱化的问题。
本报记者 刘曦
上一篇:龙川县2014年“两会”闭幕
下一篇:龙川消防多举措清剿火患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