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创作应加强人物形象塑造
本报10 月27 日报道:前日晚,我市首部旅游微电影《绿丝带》在市文化馆首映,吸引数百名市民先睹为快。《绿丝带》以时下流行的微电影形式,通过精良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融入环保、爱情等元素,打造了一部宣传河源旅游、推广环保理念的文化精品,观影市民好评如潮。
点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目光投向旅游营销的“新宠”—— 微电影旅游营销。作为一座旅游名城,河源也顺势而为创作了《绿丝带》宣传本地旅游资源。微电影不同于一般的影视作品,导演、编剧、演员和摄影大多是业余的,能拍出当下的水平实属不易,因此我们不能用专业水准来衡量这些作品。然而,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微电影毕竟要有吸引眼球的东西,不能只有一个空架子。以《绿丝带》为例,客观来说,这部微电影以多种角度传递了河源旅游信息,也体现了河源倡导环保的城市内涵,但在树立河源旅游形象、展现河源旅游风采方面,《绿丝带》还没有很好地在影片中表现出来。不过,作为河源出品的第一部微电影,《绿丝带》依然瑕不掩瑜,让人们眼前一亮。如果创作者们能够在未来更加注重影片故事性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相信下一部诞生的微电影将成色十足。
本报10 月28 日报道:日前,和平县阳明一小陈背村一民居内发生一起因手机充电器爆炸引发的火灾事故。据介绍,该房租户给手机充电,手机电池过热导致爆炸,飞溅的火花引燃周边回收的废品,瞬时浓烟滚滚、火势急速蔓延,和平消防中队赶到现场后迅速投入灭火救援中,最终将明火扑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点评:“南航空姐被电身亡”、“北京男子手机充电时昏迷”、“福州市民手机充电时发生爆炸”,近几年来由于手机充电爆炸造成的事故接二连三、频繁出现,让人们不禁对这个已经离不开的东西又爱又恨。引起手机充电器爆炸的原因其实并不多,要么是边充电边打电话、充电器长期不拔、长时间处于充电状态、放在密闭空间内充电,要么就是使用了劣质充电器。因此,要避免发生悲剧,就要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切勿因贪图便宜而购买劣质产品,更为重要的是,不要在手机充电时还与手机“缠绵”,忍一时风平浪静。
栏目主持:黄冉
上一篇: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 关爱和聆听是一剂良药
下一篇:公车改革不是“滥发车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