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合作伙伴: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 关爱和聆听是一剂良药

 

日前,源城区精神卫生防治所心理治疗师杨燕的办公室来了一个 12岁的女孩小静(化名),她的左臂上有好几道血淋淋的划痕。小静告诉杨燕,这些伤痕是自己用圆规划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和同学相处,和同学说话时,她总是很紧张,声音打颤,总觉得同学议论她有精神病,越是害怕就越自闭,长期下来形成恶性循环,她甚至有了自残之举。

无处释放的心理压力

杨燕问小静,为什么不和父母谈。小静表示自己不愿意和父母说。最近她心里很压抑,感觉很痛苦,就用圆规划割手臂,“身体虽然疼,但心里好受。”

杨燕告诉记者,小静的问题关键是不知怎么和人相处,和同学交朋友,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的压力,现在独生子女常会出现这种压力,长辈的疼爱让他们缺少了经历困难的机会,有的甚至丢失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长期下来,孩子就会陷入困境,出现暴躁、抑郁、焦虑等情绪。

这也是一种轻度精神疾病。杨燕建议,在发现有类似情绪异常时,家人应及时对其进行相关治疗。没有进行及时治疗而导致精神状况严重的例子很常见,卫星社区有逾千户家庭5000多人,其中约有45个精神疾病患者,有的是先天性的,更多的是后天形成,最为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感情受挫,没有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导致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缺乏聆听是患病原因

杨燕说,小静有人际关系的压力,肯定会有情绪上的表现,家人如果有心留意,并且以朋友的姿态和孩子沟通,与孩子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那么小静现在的状况可以避免。可是很多家长只是告诉孩子对或者错,要求孩子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并没有给他们选择的空间,当然也没有坐下来聆听孩子意见的可能。

很多时候,缺乏聆听会让人失去独自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进而在面对困难时引发精神异常。杨燕介绍,她接诊过很多有早轻度精神疾病的患者,他们都是自己来找医生的,在他们的表述中有一点基本相同:家人和朋友根本不会听他们说,他们选择发泄的方式就是自残。

回归社区的治疗理念

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很可能出现病人自杀的后果。治疗这类轻度精神疾病的方法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现在我市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模式是社区治疗。这种治疗模式早在广东试行,借鉴于澳大利亚模式。它的理念是家庭关心结合社区关心,让患者在社区中得到认可,回归社会。

如今我市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都采用家庭治疗模式,社区医院定期对社区内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一个月4 次。精神卫生防治所也会和残联合作定期给患者免费发放药品。

但是舶来的经验在河源实施有其不足之处——药物跟不上,这主要是基于家庭经济条件和我市医院限制。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都很匮乏,好的模式也发挥不了最大的功效。杨燕强调,虽然如此,但对于一些患轻度精神疾病的人来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和聆听也是一种良药。

本报记者 杨建芳



-------------------------------------------------------------------------
河源新闻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商务合作联系网站管理员(QQ/微信:10117807)
-------------------------------------------------------------------------
相关热词搜索:精神疾病 患者 模式


上一篇:防老人走失需多一份关爱
下一篇:微电影创作应加强人物形象塑造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看民俗盛宴|闹金鸡元宵

看民俗盛宴|闹金鸡元宵
忠信司前村添丁上灯昨日,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上灯仪式。上午9时,去年家中添丁的主人家到祠堂集中,将祭品统一摆放好,灯主将用吉祥物悬挂在花灯中,再将新丁名字登记进族谱...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