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模式”纷繁的时代
11 月8 日是一年一度的记者节。记者做新闻,当是为了阅读,然思考当下流行的新闻阅读模式,早已从纸质媒体过渡到网络新媒体。而这,仅仅是几年的光景。互联网正以各种模式的形式浪潮席卷至包括政经文娱在内的各个领域,顺之者昌,逆之者衰,驭之者盛。面对“模式”泛滥的时代,笔者以为,绝不能成为“模式”的“奴隶”,当成为“模式”的主人,方能笑傲人生!
一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 周年,也是河源建市30 周年。别的暂不说,但说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 年,对于“模式”二字,无不经历从新鲜、疑惑到渴求、敬畏的过程。
如过年模式,从四散的游子归乡过年变成打个飞的去到三亚甚至海外旅游过年;购物模式,从出门打酱油变成网络连线下个单后酱油就有快递小哥帮你送到家门口…… 一种模式的诞生,无一不是经过很多人的实践、发展、提炼、升华,然这其中最难的,还是对于种种未来模式的预见。回头看这个时代,种种老模式走向没落,种种新模式应运而生。谁能对未来有所预测?手机行业的摩托罗拉、诺基亚从门庭若市到门庭冷落,早已成了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 幽魂”。房屋建造,回到30 年前,谁都难以预见槎城会出现那么多的现代化高层建筑。
二
茫茫世界,一片喧嚣。人们不可能不阅读,除了阅读新闻外,就是看书。然如今有了手机,看书时间越来越少,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少。像早前书写在竹简或木牍上,学富五车,也不过几百万字。后来用纸张印成书,一本书可以有几百万字。数字化时代到来,一个图书馆,可装在一个指甲片大小的U 盘里,书就成了数字。一番周折借来的书,会抓紧时间读掉。花钱买一本书,也基本会读一读。而轻轻松松下载一个图书馆的书时,人反而不想读书了。
这也难怪有网友说,“模式” 泛滥时代,人的聪明才智好像永远也不够用。人类越来越强大,地球就越来越小,生存空间也越来越拥挤。社会发展慢一些,未必不是好事。
三
从物理学上讲,万物皆原点,一切事物都由原点构成。越小的原点,越简单的分子,结构越稳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越原始越长寿,越先进越短暂。如旧石器时代,人类走了 300 万年;新石器时代,人类走了三万年;农耕文明时代,人类走了一万年;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只玩了三百多年,就被信息化文明所代替。信息化文明如今只过了三十年,估计不超过一百年,就会被其他的文明所代替。如今已经显现出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已是全面来袭,谁敢断言信息化文明还能坚持多久?
未来对我们的考验,不是你能坚守住什么,而是你能否迅速转型,甚至是你能否练就一双有远见的慧眼,可以比人家更早地看明白未来。就拿风头正猛的网络新媒体来说,如今大家都沉迷于其中,未来谁将是其“终结者”,谁又能预见?
四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我是谁?当下即是。笔者以为,被装进“模式”中的人们,当不为未来所迷惑,也没有必要只模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自己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自己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这个“模式”泛滥的时代,没有不被评说的事。
人生在世,一切皆是过程。漫漫人生路,且行且珍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初心依旧,且共从容。活在当下,拼搏当是常态,守淡更是心态。上半场欠佳,下半场努力。不管走向何方,迎面而来的都将是春暖花开!
张涛
上一篇:年休假率未达90%不得评先进
下一篇:“公共场所禁烟第一案”引发的思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