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44万人次到河源观光旅游 土特产受热捧畅销
五一假期期间,众多珠三角游客涌进万绿湖景区。记者了解到,今年五一期间,我市旅游市场游客接待量出现井喷现象,接待总人数为44.17万人次,同比增长 11.76%;旅游总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11.34%。
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相关新闻
五一假期44万人次游河源
本报讯(记者 吴志坚)“从电话中得知河源的天气在小长假首日就有所好转后,我们当天下午就驱车赶来了。”这是五一假期记者在万绿湖景区走访时听到游客的反映。昨日,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今年五一,我市旅游市场随着天气的好转,游客接待量出现井喷现象,接待总人数为44.17 万人次,同比增长11.76%;旅游总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11.34%。
今年五一,受天气不稳定影响,我市旅游市场首日情况较往年有所变差,各大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均有所下降。但随着天气逐渐稳定,从当日下午开始,各大景区旅游人数有所回升。特别是2 日起,全市各大景区更是强势反弹,接待游客人数持续增长。据万绿湖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景区五一当天接待游客仅1 万余人,但2 日飙升至接待3 万多名游客。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五一假期有5 天长假,该景区共接待游客约4 万人,但今年的接待人数却达到了5 万多人,形势非常喜人。
与万绿湖景区一样,得益于天气的好转,我市各大主打生态、文化等品牌的景区景点从小长假第二天起,亦纷纷迎来旅游高峰期。
据了解,今年五一,自驾车出游仍然是我市旅游市场的热点和亮点,自驾游客占比例九成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新《旅游法》实施后,我市加大旅游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假日旅游市场。全市未出现零负团费、强制购物等侵害游客行为,游客文明旅游行为自觉性明显增强。
五一市区客运繁忙 发送旅客8 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 谭兴孚)5月3日是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市区三大客运站开始迎来返程客流高峰。据了解,4 月30日至5月3日,市区共发送旅客约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据了解,从4月30日开始,河源火车站一直处在客流高峰期,主要是珠三角的短途旅客,学生占很大比例,4 月30日至5月3日,该站每天的客流量都保持在5000 人以上,4 天一共发送旅客2万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3 日,市汽车总站和新城客运站又再次迎来客流高峰,当日两大汽车站共发送旅客人数超过1.6 万人。据了解,五一期间市区两大汽车站共发送旅客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特产走俏旅游市场 各地游客竞相购买
本报讯(记者 戴湄)外出旅游,游客都习惯买一些当地特产回去与亲朋分享。五一小长假,记者走访市区一些土特产店发现,土特产品销量明显上升,米粉、客家娘酒、忠信花生、鱼干等土特产成为各地游客的首选物品。
在市区一些土特产店,记者看到,有很多游客徘徊在特产店内,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特产。一位来自深圳的游客购买了客家娘酒、米粉、野生石参根等特产,据该游客介绍,他是第三次来河源游玩了,每次到河源来,他都要带点土特产回去与亲朋一起分享。“五一小长假店里的生意非常好,除了有大量游客前来购买外,也有很多本地人买来用于送人。” 据客家风情街一店主介绍,霸王花米粉、鸡骨草、野生石参根、客家娘酒、忠信花生、鱼干等销量比平时增加了四五倍。
五一期间,源城公安联合市武警、巡警采用武装巡逻、定点执勤、便衣巡查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将警力分布在街面上,为市民和游客保驾护航,让群众安度假期。
本报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廖志卓 摄
五一小长假我市境内交通安全顺畅
粤赣高速日流量5万辆次
本报讯(记者 刁城邦)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境内粤赣、205 国道、市区及景区道路交通较为顺畅,担负北上南下的粤赣高速公路河源段没有出现长时间拥堵现象。
5 月3 日上午11 时许,应是节后返程高峰期。记者在粤赣高速公路城北出口看到,路面比较顺畅。据路面执勤的交警透露,由于此前交警部门公布了分流路线图,不少车主为了避开粤赣高速公路塞车严重的热水服务区到石坝路段,改走205 国道;另外,不少车主选择错峰出行,所以高速公路车流量并不太大,粤赣高速公路河源段车流量大约在5 万辆次,虽比平时增加了不少,但还算顺畅。记者在万绿湖、桂山景区路段看到,前往景区的车流量增多,但没有出现堵塞,交通较为顺畅。
为应对车流高峰,保证高速公路路面畅通,市交警部门抽调大量的警力到高速公路执勤,加大了巡逻密度,对轻微事故快处快赔。3 日下午5 时许粤赣高速热水段因发生一宗交通事故,导致粤赣高速公路南下方向暂时堵塞。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